中美差距有多大:數據血淋淋 例子驚心動魄

【新唐人2016年04月11日訊】中美兩國的經濟水平差距究竟有多大?中國要在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趕上或超過美國還需要多長時間?這兩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倍感興趣的問題。近日,網路上流傳一篇題為《中國趕超美國究竟需要多少年》的文章,以血淋淋的數據和驚心動魄的例子,對比了中美之間的差距。

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13年人均GDP為51248美元,中國人均GDP為6629美元;2014年美國人均收入是43017美元,中國為7476美元。

文章認為,上述兩組數字可看出目前中美兩國經濟水平的巨大差距。不過,中美的差距不只體現在世界銀行的統計數字上,還體現在GDP的含金量上。中國的國民經濟一直呈粗放式發展和粗放式增長態勢,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一路上升,含金量卻一直是低水平的狀態。

文章稱,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體制還遠沒有成型,國民經濟結構的主要特徵是「三多一少」:

一是靠壟斷國家資源、能源,靠政府政策保護和財政補貼的大型國企太多;二是低水平重複建設、國際市場競爭力太弱、產品附加值很低的技術「克隆式」企業太多;三是完全依賴外國核心技術,基本停留在來料加工水平的合資企業太多。

另外,高科技含量高、居於全球產業鏈上游、具有強大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大公司卻太少。

文章以製造業為例,列舉了一組尷尬的數據。

2014年有260家製造業企業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合計230000億元,但凈利潤總計卻僅為4623億元;同年度中國17家國有銀行的營業收入合計為55200億元,凈利潤卻高達驚人的12300億元。

文章認為,作為大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製造業,由於長期以來的低水平重複建設,使得當今中國產品附加值很低,很多企業完全依賴外國核心技術,基本停留在來料加工水平,只能靠「克隆」他人產品、靠賤賣和惡性競爭求得生存。從而,一個長期令無數國人痛心疾首的現狀至今無法改變:

中國市場的高端電子、電腦和數碼產品市場幾乎全部被美、日、歐洲和韓國壟斷。

文章以一位政協委員曾經用過的「血淋淋」三個字來形容中國製造業現象:中國企業以世界上最廉價的勞動力,消耗著大量的能源,承受著巨大的污染;而掌握核心技術的外國企業,只需簽署一紙技術合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抽走一大半利潤。

文章認為,從中美兩國躋身世界500強企業利潤的強烈反差中,更加可以一目了然看出中美GDP含金量的巨大差距:

2014年美國躋身世界500強的128家企業,有24家躋身世界利潤50強行列。其總利潤達到7987億美元,佔世界500強利潤總額的40%。而中國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91家企業中,有16家嚴重虧損。中國企業500強營收利潤率不到美國企業500強的一半。

更嚴峻的現實是,與往年相比,中國企業利潤出現持續下滑態勢,而美國則持續上升。

另外,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大陸企業,絕大多數是靠壟斷資源、能源和價格,主要市場和利潤都在國內,幾乎毫無國際競爭力可言的國企。而在國際上真正叫得響的跨國公司和品牌幾乎沒有。

文章還舉了幾個堪稱驚心動魄的例子,以論證中美企業的巨大差距:

2014年,蘋果公司的營業額排名只居世界500強的第15位,但利潤卻高達37.037億美元,比中石化(排名第3)、中石油(排名第4)和國家電網(排名第7)這3家中國公司的利潤總和還高出1.619億美元!

摩根大通數據顯示,如果美國全年的GDP增速預計為2%,一個蘋果手機就可以貢獻美國GDP增加值的1/6。

另外,同為石油行業的埃克森美孚和中石油,利潤也是反差巨大:

美企埃克森美孚排在中石油之後,名列2014年《財富》世界500強第5位,營業額約407億美元,利潤約32億美元;名列第4的中石油呢,當年的營業額約432億美元,比埃克森美孚多了25億美元,然而利潤卻只有18億美元,比埃克森美孚足足少了14億美元!

更為諷刺的是,世界500強和中國企業500強「虧損排行榜」中的中國企業絕大多數是國企;長期靠政府補貼過日子的「補貼王」,絕大多數也是國企。例如:2013年政府補貼額最大的10家企業,有7家為國有控股企業。其中中石油又一次以51.74億的天量補貼,雄踞十大補貼榜首位。

文章最後還提到,中美之間的巨大差距遠不只在看得見的經濟統計數據上,或是可以處處感受的綜合國力上,更在比經濟數據和綜合國力更重要的制度文化上:

美國擁有公平的社會制度,強大的自我糾錯機制,一個無論貧富,都能生活得不錯的社會人文環境。而這個環境能讓比爾·蓋茨、喬布斯等天才和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才華可以得到盡情發揮,能讓全世界各種精英人才趨之若鶩,能誕生波音、蘋果、微軟、甲骨文、英特爾、摩根大通、國際商業機器公司、耐克、好萊塢等偉大品牌,能使世界5%人口,卻具有全世界近45%的經濟生產力以及40%高科技產品。

文章得出結論,中美經濟差距之大,要遠遠超過太多國人的想像。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