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常州毒地事件中耐人尋味的若干細節

流覽大陸媒體有關常州毒地事件的報導,其中的若干細節頗耐人尋味,再次讓我們領略了一回什麼叫「中國特色」。

一、4月25日,常外家長張漾琴從醫生手裡接過體檢報告。一瞬間有些眩暈,手抖得握不住那張薄紙。女兒劉青青最近背上起了紅疹子,密密麻麻一大塊,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給出的結果:甲狀腺結節。她想複查病因,醫生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飄過來:「不用查了,這裡查不到你想查的東西。」

張漾琴「想查的東西」,也是上千名常外家長想知道的答案:他們不知道孩子們的淋巴、甲狀腺到底為什麼出問題,不知道這些癥狀和那塊「毒地」到底有多大聯繫。然而,當張漾琴想複查病因時,為何醫生卻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飄過來:「不用查了,這裡查不到你想查的東西」?莫非「有關部門」已跟醫院打過招呼,禁止複查病因?

二、45歲的常外家長楊群是一名成功的生意人。商人重信。去政府部門開會維權,他總是把一隻錄音筆放到桌子上,然後說一句:「開始錄了,你別又說了話不承認。」

4月18號深夜,楊群召集了一些家長統計學生的病例情況,試圖呈給調查組。他們籌畫成立一個名為「螢火蟲」的工作室,負責推動「毒地」事件解決。楊群把發起辭列印出來,對著高聲朗讀,還讓記者幫忙把關。「我們要做螢火蟲,就算弱小,也要在黑暗中發出微弱的光亮。」窄小的房間里,回蕩著他的聲音。但一天後,他卻不再拋頭露面。另一位家長每次聯繫記者都用不同的號碼,給記者發微信消息會馬上撤回。

楊群為什麼不再拋頭露面了?另一位家長為何每次聯繫記者都用不同的號碼,給記者發微信消息會馬上撤回?是因為害怕嗎?如果是這樣,他們害怕的是誰?為什麼害怕?

三、4月17日,央視以《不該建的學校》為題報導了常州毒地事件,一時間輿論沸騰。隨後,國家環保部、衛計委參與的調查組來到常州,很多家長認為就要有說法了,但事實上,隨著調查組的到來,資訊反而越發閉塞。校長的電話再也無人接聽,沒有官員願意接受採訪。常州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李吉祥對網易《路標》說,現在常州處於被調查狀態,一切出口都由調查組把關。

調查組來了,資訊本應該變得開放,怎麼反倒越發閉塞,一切出口都由調查組把關了?這正常嗎?

四、常州毒地事件後,家長們的維權一再受挫,但他們卻堅持不接受外媒的採訪。「這是我們國家的事,我們關起門來說。」

一位家長對媒體說。為什麼不接受外媒的採訪?顯然是因為怕。怕什麼?

筆者從新聞里得知,常州外國語學校北門,一塊巨大的顯示幕上循環顯示著學校的育人目標:未來世界活躍而負責任的公民。這麼一個自稱以培養「未來世界活躍而負責任的公民」為目標的學校,其家長在合法維權時,卻連外媒採訪都不敢接受,像公民嗎?是不是很諷刺?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