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共產主義? 黨媒罕見稱習近平「一介儒生」

【新唐人2016年06月15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近日,中共喉舌媒體罕見以「一介儒生」稱呼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選載了宣傳習近平的傳統文化情結的文章。有輿論認為,北京當局似乎正在着力塑造習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繼承人的形象,暗示其意識形態領域的法統來自中華傳統文化,無形中在意識形態上與馬列毛的意識形態做了一個切割。

6月13日,中共喉舌媒體《學習時報》旗下的網站,以《一介儒生的文化情結》為題,選載了2015年8月在美國紐約出版的《習近平時代》一書中,有關習近平的「文化情結」的章節。這篇文章以習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時結識的至交、作家賈大山曾給他的評价「儒生」為基點,全方位介紹了習近平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執政後對傳統文化和文物古蹟保護的重視,和廣泛了解西方文化的情況。

文章回顧,習近平2014年9月24日,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登臺演講時,談及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物慾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社會誠信不斷削減,倫理道德每況愈下,人與自然關係日趨緊張等難題,聲言「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着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啓示」。

文章提及習近平2013年11月末到曲阜參觀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次年「五四」在北京大學與中國哲學學者湯一介促膝交談,了解《儒藏》編纂情況;在到訪北京師範大學時明確反對課本中去掉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等舊事,還大力渲染習對《論語》、《孟子》、《中庸》、《尚書》、《老子》、《墨子》、《禮記》、《詩經》、《春秋榖梁傳》、《呂氏春秋》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熟稔,以及常常在各種場合引用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經典名句或詩詞來傳達思想等表現,是高度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

文章還提及習近平自己述及的書單,稱這份書單強調這些內容並「沒有明顯的『意識形態』色彩,而是時時強調『人類』『世界』,強調人類對於思想的力量、美的力量的共識。」

此外,文章還介紹了習近平在宗教問題上表現出的「高度自信和坦然」,對歷史的尊重與重視,對古文物等遺產的保護等等方面。

此前,中共喉舌媒體曾在2015年10月下旬重發習近平2014年發表的一次文藝講話全文。在這份講話稿中,習高度評价了中外一百多位思想家和作家,並開列出一份長長的書單。

當時,專欄作家陳破空先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質疑,習近平列舉的西方書籍,有的飽含人性、博愛、人道主義,有的富有人權和自由理念,這究竟是在暗示「有朝一日他要變天」,還是純粹在忽悠外國人?

遼寧師範大學教授木然則在香港媒體上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習近平列出書單至少表明他的一個姿態,那就是「作爲政治家必須讀書,必須讓世人感受到,讀書的民族才是心靈得到救贖的民族,讓靈魂得到淨化的民族,讓思想家輩出的民族。」

2016年4月下旬,習近平召開了一次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強調「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同時還罕見正面強調了宗教信仰自由,提出「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用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觀念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當時有大陸媒體解讀稱,這種最高規格的全國工作會議意味着重大政策方向的變化。

時政評論人士夏小強在《習近平的行動印證了一件大事》一文中曾分析稱,「經濟的發展必然需要文化的支撐,需要道德信仰的支撐,需要一個適應發展的政體的支撐。中共在馬克思主義招牌下的黨文化正是扼殺傳統文化和道德信仰的劊子手。因此,未來中華民族和中國的偉大復興,必定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之上,從文化的角度來講,中國的神傳文化的復興將爲中國開創盛世未來。而從習近平執政以來的所言所行來看,顯然他也認識到了以上這一點」。

針對喉舌媒體着力塑造習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繼承人的形象的做法,有海外觀察人士分析稱,北京當局大力宣傳習從中華傳統文化和儒家文化中汲取營養,以及他執政後對傳統文化和文物古蹟保護的重視等事蹟,事實上是在渲染習近平意識形態領域的法統來自傳統文化,而非馬列毛,似有意逐步讓民眾接受他作為傳統文化繼承人的形象而非馬列子孫形象,這是習在意識形態上切割中共的一種表現。

責任編輯:唐睿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