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現首2宗登革熱病例 患者需隔離治療

【新唐人2016年06月20日訊】(新唐人記者張莉綜合報導) 近日,廣州市疾控中心通報,6月份本地發現今年首例和第2例確診登革熱感染病例。當中1名患者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另1名在家隔離,接受隨訪跟蹤治療。這2人共同活動地方均在越秀區六榕街,估計是同源感染病例。

另據監測數據表示,廣州蚊媒密度持續處於較高水平,容易發生蚊媒傳播傳染病。據悉,今年廣州市已報告發現21宗登革熱輸入病例,而這次兩宗為本地病例的確診,表明廣州已出現本地登革熱傳播疫情。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登革熱是一種蚊媒病毒病,近年來在世衛組織所有區域的傳播速度很快。登革熱病毒主要由雌性埃及伊蚊傳播,也可經由雌性白紋伊蚊傳播。該病廣泛分布在熱帶,受降雨量、溫度和無序快速城市化影響,各地面臨的風險程度存有差異。

重症登革熱(也稱為登革出血熱)於1950年代菲律賓和泰國登革熱流行期間被首次發現。當今,重症登革熱影響到大多數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已成為上述地區兒童住院和死亡一個主要病因。

登革熱是由白紋伊蚊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在東南亞一直呈地方性流行,同時也是廣州地區重點控制的傳染病。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和生長在臭溝渠的蚊子不一樣,它是白天出來叮咬人畜,並非晚上,和一般在家裡常見的蚊子不一樣。白紋伊蚊最喜歡滋生在小積水及花花草草、廢棄飯盒容器內的積水中,因此清理積水是預防登革熱的重要步驟。

登革熱(英语:dengue fever),也稱為骨痛熱症、斷骨熱、天狗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由蚊子傳播的熱帶病。患者大約會在感染後3到14天後發作,症狀包括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還有典型性的麻疹樣皮疹。少部分患者病情可進一步惡化,出現登革出血熱,威脅生命,患者有出血、血小板減少和血漿蛋白滲出,或者進展為登革休克綜合徵,此時會出現兇險的低血壓休克。

專家建議,市民如被蚊子叮咬後出現類似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篩查和治療。

責任編輯:凱欣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