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掏空大陸漁業資源 中共再瞄準它國

【新唐人2016年08月24日訊】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和消費國,不過近20年來,中國的漁業生態系統遭到難以逆轉的破壞。西方媒體最近報導說,過度的捕撈和污染,掏空了中國的漁業資源,如果中共不希望周邊國家漁業都遭受同樣命運,就要想出可持續辦法,而不是鼓勵漁民深入鄰國海域繼續進行毀滅性捕撈。

中國漁業生態面臨什麼樣的可怕前景?《彭博社》8月17號的報導用一組組數據給出了答案——南海的漁業資源已經比五十年代下降了95%;東海幾乎無魚可撈;長江出產魚的數量不到1954年的四分之一,170種魚類大多瀕臨滅絕。

與之相反的是從1979年到2013年,中國的機動漁船從5萬5千多隻,增加到近70萬;漁業僱傭人數從225萬爆炸上升到1400萬;捕魚業創造的收入達到2600億元,佔中國GDP的3%。中國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和消費國。

《彭博社》指出,中共不顧一切追求收入和捕撈量的同時,付出的代價是可怕的——中國的漁業資源枯竭,生態系統被破壞。

北京環保人士、水處理專家張峻峰:「中國漁業這種生產方式,是一種根本不考慮海洋系統未來狀況的捕撈方式。採取的是比如說密集網眼哪,利用各種高技術手段,圍捕啊、燈光哪、誘捕啊,等等各種手段對漁業資源進行掠奪式的捕撈。這種捕撈的結果,會使得整個海洋系統的一些生物群體會遭到類似於種族滅絕式的。」

如今中國傳統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已經名存實亡。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同春芬(希望之聲):「海裡邊的產量是有限的,你撈過度了,它自然繁殖就不行了。再加上對海水的污染,就使魚死掉了。」

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發文指出,中國古代漁民就知道漁網不能過密,否則就會威脅到小魚的生長,導致來年無魚可捕。但是中國這一民間生存智慧在1958年中共大躍進時期被破壞殆盡,當時為了鼓勵漁民多捕撈,主張密織漁網,小魚小蝦盡數捕撈。這一竭澤而漁的陋習一直延續到現在。

中國漁業資源被掏空後,中共並沒有反思過度捕撈造成的危害,發展可持續性漁業,而是鼓勵漁民進行所謂「遠洋捕撈」。中國漁民的足跡開始遍及世界各地,並因滅絕式的捕撈而引發眾怒。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漁船在韓國、印尼、菲律賓等國海域,頻頻因越界非法濫捕而引發爭端,輕則被驅逐、罰款,重則被扣押甚至被擊沉。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漁業資源就這麼多,如果中國過度捕撈的話,相對其它國家,他們就要相對少一點。這個實際上在經濟上跟周邊國家就衝突起來了,這個呢,肯定不是漁民的錯誤,因為他們只是要謀生。」

《彭博社》認為,這種情況的形成漁業和政府都有責任。中共不但以「補貼」鼓勵漁民到公海甚至其它國家專屬經濟區捕撈,中共軍隊還公然進行教唆,並為漁民提供GPS。

謝田:「這個主要是中共治下中國本身沒有法治的概念,不管是《國際海洋法》也好或者《資源法》也好,他對侵入別的國家的海域去掠取別的國家的資源,也沒有很強的法律概念和意識。」

如今中國漁業資源枯竭、捕撈成本卻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漁民生活陷入困境,他們面臨的選擇只有兩條:一是冒著風險遠洋捕魚,二是離開賴以生存的大海。

採訪編輯/張天宇 後製/蕭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