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川普上台 美中關係走向何方

川普出任美國總統,將給世界帶來巨大改變。中美關係處在這場變革的核心,機遇和挑戰並存。

習近平11月14日和川普首次通電話,雙方互致善意 。習近平強調「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願同美方共同努力推進兩國關係」。川普贊同習近平對美中關係的看法,稱美中兩國可以實現互利共贏。

川普提出的「再現美國偉大」和習近平提出的「復興中華民族」有相似之處。兩位都有強人的性格,出牌都令對手難以捉摸。他們的交集將給世界帶來什麼?

合作與對抗

在選戰中,川普砲火隆隆,批評中共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崗位,從事不公平競爭,操縱人民幣匯率,令人擔心中美會爆發貿易戰。

勝選後,川普的言論趨向緩和、理性,美股隨之上漲,美元走強,體現市場對新當選總統的信心。

從美國歷屆選舉來看,總統候選人的競選綱領不等於當選後的執政政策。加上美國三權分立,總統施政有國會制衡,專家普遍認為川普不會施行極端政策,貿易戰不會發生。但不排除中美關係中有短暫的波折,也不排除貿易摩擦的出現。

川普是一個勇敢、有智慧的商人,對華貿易可能不會那麼溫和,但美中合作應當是主線。

習近平上台以後,大力反腐,處罰了江澤民集團成千上萬的貪官,並推動各項改革。他更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以推動正在進行的龐大改革計劃和進一步深入的反腐運動。

川普提出美國利益優先,將更專注於國內事務。這給習近平「一帶一路」戰略和新外交策略,騰出了更多空間。

川普反對全球化,反對美國無償承擔世界警察的角色。他表態將放棄奧巴馬的TPP貿易協定,並不再考慮在韓國設立薩德系統,這都將卸下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壓在習近平肩上的重負。

奧巴馬的TPP貿易協定將中國排除在外,習近平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抗衡。日前,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川普可能領導美國加入亞投行。

如此,亞太和國際環境的緩和,將有利於習近平處理國內事務,加大反腐力度、肅清江澤民殘餘勢力。

人權與貿易

人們擔心,商人出身的川普,是否在美中貿易中會放棄維護人權的準則?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委員、川普競選組織加州聯合主席肖恩‧斯蒂爾(Shawn Steel)對新唐人記者反覆強調:不會。他盤點川普身邊的人,比如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和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他們不是商人,他們是意識形態保守主義者。他們從來不信任中共,不信共產黨,他們不喜歡中共在人權方面的表現。」斯蒂爾說:「唐納德‧川普身邊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是制定政策的人。」

斯蒂爾認為人權是川普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在貿易談判中。斯蒂爾說:「川普相信人權是大事一樁,這一傳統可以回溯到羅納德‧里根,他正是藉此讓蘇聯走向解體。里根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以此擊潰了蘇共。我想如果川普能讓中共的領導地位發生改變、給中國帶來民主,他將會成為一位偉大的總統。」

斯蒂爾表示,川普團隊中不少人對中共迫害信仰人士包括法輪功,都有所耳聞,其中包括約翰‧博爾頓,新任命的白宮首席戰略師史蒂芬‧班農(Stephen Bannon),政策顧問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和競選經理凱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 。

因此有理由相信,川普在對華政策上,除了尋求經濟合作外,不會忽視人權問題。

趕上里根的時代?

川普上台趕上了最後一個共產主義陣營沒落的時代, 共產主義在中國已經走到盡頭。習近平推動的系列改革,有往民主方向發展的跡象,唯習近平的政治對手江澤民、曾慶紅仍然沒有垮台,下面官員不乏江派的受益者和支持者,習近平放鬆管制只會自尋死路,因此外界不易察覺習近平執政的方向和意圖。

當年里根總統審時度勢,憑藉自己堅定的反共信念,加上美國強大的實力,天馬行空,奇招頻出,令蘇聯土崩瓦解。川普能否成為里根第二?

今年4月,美國媒體列出了川普與里根的15大共同點。

1. 兩人都是「華盛頓局外人」。
2. 都被斥為「不嚴肅的參選人」。
3. 都被斥為「極端、看法過於簡單化」。
4. 對自己所信奉的充滿「熱情」。
5. 直言不諱。
6. 曾是民主黨人。
7. 曾是電視明星。
8. 試圖取代自由派、大政府的民主黨總統。
9. 非法移民問題上觀點相似。
10. 反對失控的公職人員工會。
11. 競選口號一樣:「再現美國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12. 贊同減稅。
13. 反對墮胎。
14. 捍衛槍枝權利和憲法第二修正案。
15. 里根是首位離過婚的總統,川普將是第2位。

歷史何其相似,但又不會簡單重複。

中國人民渴望自由,渴望從共產桎梏中解脫出來。兩國民眾都渴望清明政治,渴望繁榮昌盛。歷史上兩個國家曾經緊密合作過,結束了法西斯主義專制。今天,川普能否順應天時,促成習近平結束共產主義專制,使中國走上自由之路?這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疑問。如能成功,將是中美最大的雙贏。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