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真:抽屜裡的神秘電話機

自從1922年5月列寧第一次中風不能正常理事後,特別是1923年3月最後一次發病後,圍繞著爭奪黨的最高權力,在托洛茨基、斯大林、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這四個黨內巨頭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逐和鬥爭。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誰都沒想到最後的勝出者竟是在黨內論聲望和地位都遠不如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的斯大林。

那麼,斯大林憑什麼能夠戰勝這些強勁的競爭對手,最終成為列寧的接替者呢?導致斯大林最後勝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斯大林在權力鬥爭中比自己的對手更沒有道德底線,更不擇手段,更善於玩弄陰謀詭計。曾任斯大林秘書的巴讓諾夫在其所著的《斯大林秘書回憶錄》一書中,對此曾做過許多生動的揭露。且聽我為你一一道來。

巴讓諾夫1900年生於烏克蘭,19歲加入蘇共,很快便進入中央組織部工作。因為能力出眾,沒多久便因為受到斯大林等人的賞識被任命為他的秘書。當時,斯大林秘書室名義上的頭頭是納扎列齊揚,但他去渡假了,實際上在秘書室工作的斯大林助理有三個人:巴讓諾夫,麥赫利斯,卡涅爾。巴讓諾夫是主管政治局事務的斯大林秘書,麥赫利斯是斯大林的私人秘書,卡涅爾的正式職責則是負責斯大林日常生活方面的事務。

據巴讓諾夫在《斯大林秘書回憶錄》中記述,當時,有權不經過通報直接進入斯大林辦公室的只有兩個人——他自己和麥赫利斯,因為麥赫利斯是斯大林的私人秘書,而他則主管政治局的事務,有關政治局的事務一向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最緊急的問題,需隨時向斯大林匯報。

在作為斯大林的政治局秘書剛開始工作的頭幾天,巴讓諾夫每天都要十幾次進入斯大林的辦公室,向他匯報政治局收到的各種檔,他很快便察覺到,斯大林對這些檔的內容和命運一概都不感興趣,每當他向斯大林請示對某個問題應該如何處理時,他就說:「那麼,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呢?」于是巴讓諾夫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告訴斯大林,譬如,提交政治局討論,或者轉中央委員會的某個下屬委員會處理,等等。然後,斯大林便表示同意他的意見,「好吧,就這樣去辦吧。」巴讓諾夫很快就認識到,老是這樣不斷去向斯大林請示,純屬白浪費時間,自己應該更多地表現主動性。于是,他就這樣做了。斯大林秘書室的人對他解釋說,斯大林什麼檔都不看,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因而,巴讓諾夫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斯大林究竟對什麼感興趣?過了沒幾天,他便意外地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有一次,巴讓諾夫為了某件急事,像往常那樣,未經事先通報就進了斯大林的辦公室,恰好看見他正在打電話,更確切地說,當時他並沒有講話,而是在聽電話,他手裡拿著電話聽筒,正在聽著。儘管巴讓諾夫要請示的事情很緊急,但他不願打斷斯大林的電話,而是有禮貌地等著他把電話打完再說。他持續等了一段時間。可是,斯大林只是在聽電話,自己一句話也不講。在這樣等著的時候,巴讓諾夫突然驚訝地發現,斯大林辦公桌上的四部電話,上面的話筒此時都好好地挂在電話機上。可是,他手裡拿著另外一個聽筒在聽著。巴讓諾夫覺得莫名其妙:這個話筒連接的電話線,不曉得為什麼是通向斯大林辦公桌的一個抽屜裡的,而這部電話機是他從未見過的。他又看斯大林辦公桌上的電話機,它們都原樣不變地放在辦公桌上:一部是黨中央內部通話用的內線電話,由中央的電話員負責接線。另一部是上克林姆林專用電話,再一部叫下克里姆林電話。這兩部電話都是通過總機接線,用它們可以同高級官員和他們的家屬通話,前者主要用於與機關辦公室通話用,後者則主要用於同住宅、宿舍通話。第四部電話是高頻自動保密機,它是全自動的,不需要任何電話員進行接線管理。這種電話隻限於極少數高級官員使用,包括政治局委員、後補委員、中央委員、正、副人民委員。當然,全體政治局委員和後補委員的辦公室,以及政治局委員們的家裡也都安裝了這種電話。

總之,斯大林當時沒有使用這四部電話機中的任何一部講話,巴讓諾夫只用了幾秒鐘就發現了這個情況,並且當即想到,在斯大林的辦公桌裡裝有某種電話中心臺,通過它,斯大林可以連接上任何一個電話,可以竊聽到任何通過保密機進行的談話。使用保密機的政府要員們,都深信他們的談話不會被人竊聽,所以他們在電話中的談話都非常坦率。斯大林通過竊聽這些談話,就可以瞭解到他們的全部秘密。在斯大林爭權奪利的鬥爭中,這是他最重要的秘密之一。這使得斯大林能夠竊聽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等所有各派人物私下的談話,隨時掌握他們的陰謀打算。斯大林能夠洞察他們的一切,他們卻都是睜眼瞎子。而且,他們不會懷疑,若干年內也不會懷疑,斯大林一直掌握著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計畫以及他們的陰謀。他能夠瞭解他們所想的一切以及為反對他而策劃的一切陰謀。這對於斯大林來說,無疑是他在權力鬥爭中取勝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強大武器和條件。

此後巴讓諾夫得知,這套竊聽設置是斯大林的另一個秘書卡涅爾按照斯大林的指示,命令一位捷克斯洛伐克自動電話專家製作的。全套設置投入使用後不久,斯大林就授意卡涅爾通知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將這位專家作為間諜逮捕和處死了。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