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指揮白雀園「肅反」 三個月殺掉6000人

【新唐人2017年02月15日訊】張國燾是中共早期領導人,也是中共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人物。1930年下半年,毛澤東在共產黨內部發動反AB團的肅反運動,大量殺害中共工作人員。1931年,張國燾就指揮了鄂豫皖蘇區、川陝蘇區的肅反運動。當時的中共紅四軍不過1.5萬人,僅僅三個月,張國燾就利用「肅反」殺掉了6000人。

張國燾主持的白雀園肅反是最大規模的肅反屠殺之一

1931年9月中旬,根據張國燾的指令,紅四軍停止向南作戰,全軍開始移駐光山縣白雀園一帶,張國燾亦從鄂豫皖根據地駐地光山新集鎮(今新縣縣城)趕到白雀園,親自坐鎮主持開展大「肅反」運動。

僅1931年的9—11月的兩個月間,當時在他直接指揮下的紅軍指戰員被殺掉十分之一,達到2500多人。但據徐向前的回憶錄說:被殺害的幹部戰士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實在殺不過來了,就用機槍掃射。

1932年春,大批的抓人、殺人,達到高潮,紅25軍原有1萬2千人,43天的肅反過後,僅剩下了6千人。其中,僅在1933年3月,一次就逮捕3千9百人,馬上就殺掉2千5百人。

中共紅軍30團一個團,被殺的就有500多人。張國燾當時在會上公開宣稱:「就是有一萬二萬也不奇怪。」

一位原來的保衛局肅反人員回憶:「每天被殺掉的有一百多人,一人一刀,就是沒死,也壓死了。坑滿後,土封起來又挖一個坑。」

張國燾不僅殺人如麻 刑訊逼供也非常殘酷

楊克武在回憶肅反那段經歷時說:「張國燾搞肅反時,我在四方面軍政治科任科長,專搞肅反,殺了一些人。刑法也是很殘酷的,如灌辣椒水、手指頭釘竹籤子、站火磚、捆綁吊打等等,苦打成招,非要你承認是反革命,還要你說和你說話的也是反革命。」

另據徐向前在《歷史的回顧》一書中披露:那時基本上是一逼二供三相信,捕人殺人不講證據,全憑口供,許多刑罰駭人聽聞,常常是一株連一大片,從上面抓到下面,抓了就逼,供了就殺,殺了再抓,抓了又逼,因而"造成了極端嚴重的赤色恐怖。

當時審批、拘捕和槍殺最嚴重的是以下3類人:一是從白軍中過來的,不論是起義、投誠的,還是被俘的,不論有無現行破壞活動,都要嚴查嚴審,一個也不放過;二是出身於地主、富農家庭的,不論本人政治表現如何,都必須逐個審查;三是知識份子和青年學生,凡讀過幾年書,稍能舞文弄墨的,不管來自何地,家庭出身如何,都要經過篩子篩一遍。上述3類人在被審查時,少不了被刑訊逼供,且不容個人申辯,致使很多人都過不了關,冤死於大「肅反」運動中。

政治保衛局在審理案件時隻重口供,不重證據,更沒有調查研究。為了急於得到口供,對所謂「犯人」動用各種酷刑。有的人受不了折磨,就亂招亂供,造成株連一片的惡果。

據記載:「中共六安縣委,除兩個炊事員外,從縣委書記到一般幹部,全部被殺;中共霍丘縣委機關幹部也全遭屠戮;赤南縣蘇維埃政府的幹部共四十八人,被捕殺四十五人;英山縣蘇維埃十一個委員,有十人被殺害;紅安獨立師,在一個晚上殺了二百多人;六安獨立團有二百餘人以反革命罪被一次逮捕;紅山警衛團第八連從戰士到連長一百餘人一次被殺光;白雀園區赤衛軍團長彭開堯被殺,三個營長兩個被殺,九個連長有七個死於張國燾手下。」

一位原來的保衛局肅反人員回憶:「每天被殺掉的有一百多人,一人一刀,就是沒死,也壓死了。坑滿後,土封起來又挖一個坑。」

1949年以後,在原川陝根據地的所在地通江洪口場,挖出了有大約5千具屍骨的「肉丘墳」,這些都是被張國燾殺害的無辜者。

鄂豫皖蘇區無辜百姓被牽連

張國燾在紅四軍中大肆捕殺紅軍指戰員的狂潮,也波及到鄂豫皖蘇區的地方政權,一些貧苦農民出身的黨政幹部,許多人都在這次大「肅反」的濫捕濫殺中罹難。

如當時光山縣蘇維埃政府及其下屬機關共一百餘人,「肅反」時除幾名警衛員和炊事員之外,其餘均被逮捕。縣政治保衛局局長帶著一位秘書,一夜突審達32人之多,保衛局局長審困了,就由秘書代審,第二天清早局長一看記錄,決定要處決16人,他也就批准執行了,可見當時殺人之輕率隨意。

另據1936年印行的《光山縣誌約稿•雜記》記載:肅改組派「專徐家畈一處,殺人填大壑,堆平屋樑。而每日在山谷挖坑,夜驅士卒填之,更不計其數」。光山潑陂河鎮旁有一條小河,小河上建有一座講究的石拱橋,原為當地一處風景,可大「肅反」時,被殺者多被從石橋上推下去,屍體竟將河水堵住,可見當時殺人之多,真是慘不忍睹!

目前,中共承認當年的反AB團運動中絕大多數被處決者是無辜的受害者,但是並未直接對富田事變加以平反。

所謂「AB團」,一般認為是英文「Anti—Bolsevik」的縮寫,意為「反布爾什維克」,它是國民黨於1926年在江西成立的一個以反共為目的的社會團體,但僅存在了3個月,而且人數很少,其影響力很有限。

所謂「改組派」,系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一個國民黨派系,人數很少,存在的時間也不長。但一扣上這兩頂帽子,就成為毛澤東發起肅反運動的導火索。

(文:唐清清/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