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防衛省獲朝密件 金正恩執意核試原因曝光

【新唐人2017年05月02日訊】 朝鮮無視美國及盟國的一再警告,頻頻進行導彈及類似裝備試射挑釁國際。日本防衛省在報告中指,朝鮮核試對全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而NHK獲得大量來自朝鮮軍事中樞的機密文件,揭開金正恩執意核試的原因及管控朝鮮的秘密。

朝鮮在4月底再度試射彈道導彈,讓本來已經比較緊張的半島局勢進一步升級。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在《2017年東亞戰略概觀》報告指,朝鮮的固體核彈已經小型化、輕量化和多種化,日益構成嚴重威脅。

報告分析,朝鮮去年進行了兩次核試驗。此外還多次發射了射程涵蓋日本及美國關島在內的彈道導彈以及潛射導彈(SLBM),這顯示朝鮮導彈能力已獲得了整體性的提高。

報告指,特別是導彈射程、飛行精度和穩定、使用固體燃料以及多枚連續同時發射等能力提高,再加上與核開發相結合,這對日本和世界安全保障來說是更加嚴重的威脅。

不久前,日本廣播協會NHK首次披露來自朝鮮軍事中樞大量機密文件,也印證了日防衛省報告中的說法。

NHK獲得的朝鮮機密文件中證明,金正恩執意發展核武的真正原因是,他認為「擁有核武器可以抑制軍費開支,能以少量的費用來強化國防實力,同時促進經濟發展,這是最具現實性的道路。」

同時金正恩還聲稱:強化朝鮮的核力量,強化朝軍的思想教育,讓所有軍人保持高度緊張狀態,就一定能實現朝鮮民族的最大夙願,完成祖國統一。

外界認為,朝鮮政權最好的安全保障是改革開放。但金正恩只相信他的核武器,而發展核武造成周邊國家的不安,引來了聯合國的制裁,以及美國的大兵壓境,令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金正恩掌控朝鮮政權鮮為人知的秘密

日本防衛省報告中還指,目前,朝鮮獨裁體制恐怖政治下的肅清行動依然持續著。這與NHK披露的來自朝鮮軍事中樞大量機密文件相互印證,揭開金正恩管控神秘朝鮮的諸多秘密。

NHK披露,早在2014年3月,有來自朝鮮軍方一家貿易公司的官員向日本專家提出出售一批內部文件,在臺灣一家中國餐館的密室裡成交,日方以大約27000美元購得了朝鮮軍方人士提供的一個U盤(USB flash disk)。

該USB快閃記憶體檔中保存著,從2010年至2013年7月,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下屬的組織部,也就是處理金正恩絕密指令的重要機關的1423個共12000頁的機密文件。

據悉,這是日本至今為止獲得數量最多、連續時間最長、記述最為詳細和完整的一套朝鮮軍方中樞部門的秘密文件。

日方朝鮮問題專家辨析,這些機密文件應該是組織部內化名為Ylmf所管理的全部文件。

為了仔細分析研究這些秘密文件,NHK邀請了在日本諜報機構公安調查廳工作30年的原第二部部長阪井隆,以及研究朝鮮問題40餘年的鈴木昌之教授等人,進行了長達近兩年的仔細研究,揭開了金正恩掌控朝鮮政權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4月23日,朝鮮媒體高調報導金正恩視察朝鮮人民軍航空與防空軍的泰川養豬廠。來自朝鮮的秘密文件透露,這是金正恩為了改變部隊食品短缺造成軍心渙散而採取的舉措之一,以鞏固自己執政。

秘密報告文件顯示,在朝鮮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向金正恩進行權力交接時,朝鮮部隊因缺糧頻頻發生非法使用槍械及子彈786發事件,甚至還發生士兵入民宅搶奪稻米槍殺兩個平民。

金正恩整肅軍隊

2012年4月份,金正恩正式接班後,要求部隊自己種豆和養羊,並下達了具體生產指標,確保部隊每個軍人每天能領取200克大豆,同時要求每3個軍人養一頭羊,該舉措最初遭到軍內抵觸,金正恩因此開始了對軍人的監視和肅清行動。

秘密文件顯示,2012年金正恩曾向軍隊秘密警察及組織部下令,「必須確立這樣一個系統,確保軍隊內的一切動向都能集中到最高司令官我的手中」,「即使在深山裡掉落一根針的聲音,也要讓我聽到」。

秘密文件還顯示,在金正恩強化對軍人監視的命令發出後,組織部向金正恩上報了大量的軍人個人監視報告,其中包括十幾萬部隊官員個人的思想、行動和言論均被徹底調查。

這些人的相關資料呈報金正恩後,被圈入「黑名單」者,很多人都已遭整肅。

如,2012年7月,曾經輔佐金正恩執政並在軍隊中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突然被解除職務,同年10月被定性為反黨反革命分子遭到肅清。

當時韓媒稱,李英浩遭到肅清是因為在軍隊內部搞軍閥主義、拉幫結派,而其夫人則涉嫌毒品交易等。

但機密文件證明,李英浩遭到肅清的真正原因是未經金正恩允許,擅自調動了參加檢閱的遊行部隊,犯了金正恩決不允許的大忌。

2013年朝鮮曾經的二號實權人物、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也遭整肅,朝鮮官方列舉了張成澤的「七宗罪」。張成澤在朝鮮核心權力領域40多年,牽涉到2萬多人遭整肅。

據稱,洩露機密文件的朝鮮軍方人士,在託人帶出這個文件複製U盤後,應該已經被處決,因為,在唯一一個普通文件中發現了該人寫的一封僅有五行字的簡訊:「致姐姐,家裡的事情拜託你了,最後請像愛我一樣,愛護我的妻子,永遠感謝你!」

(記者李芸報導/責任編輯:曲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