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峰會習近平連說六個「不」 釋多重信號

【新唐人2017年05月15日訊】5月14日,多國代表參加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峰會上演講時,連續說了六個「不」字闡述中國立場,引起輿論關注。

5月14日到15日,為期兩日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大陸官方介紹,這次高峰論壇是「一帶一路」提出3年多來,最高規格的論壇活動,參會的國家包括:亞、非、拉美與歐盟國家。

14日,習近平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演講時,連續說了一串「不」字,闡述中國立場。

習近平說:「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但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於人。

習近平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習近平一連串「不」字引關注

習近平連續一連串「不」字的演講內容,引起輿論關注。

有分析認為,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發出4年來的首次國際峰會,習近平在演講時,接連說出一連串「不」字,有為「一帶一路」造勢的意思,同時也是總結經驗、對其他各國進行摸底的一次行動。

輿論認為,近年來,對於「一帶一路」各種版本的解讀不勝枚舉,且不說此前各種媒體的解讀,單就此次「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中方在籌備過程中,就能明顯感覺到不少國家對「一帶一路」的遲疑。

究其原因,根本上還是對「一帶一路」是否涉及地緣政治博弈,是否參與之後沒有自主權的考量。

分析認為,習近平的這一連串不,不僅是給已參與和沒參與的國家聽的,更是對剛剛參與峰會的日本、美國等,還在遲疑的國家說的。北京期望通過這樣的政策宣示,能夠解除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戰略敵意和誤判。

一帶一路簡介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是由習近平於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的經濟合作概念,屬於跨國經濟帶。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洲和歐洲訪問時進一步推廣「一帶一路」,並寫進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中國對外的主要經濟戰略。目前已有百餘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一帶一路,大部分皆有參與亞投行。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佔全世界的63%和29%。

中方主張,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發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記者李文馨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