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各地習俗

【新唐人2017年05月29日訊】每年的黃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重五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由來

據考證,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其中以紀念屈原之說最為認可。

據專家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之說更早。

不過,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優美詩辭,令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所以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為深廣,深入人心。唐詩有云:「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忠臣。他正直愛國,卻遭饞去職,兩度流放。在流放期間,屈原依然憂國憂民,寫下了不朽詩篇。

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在國破的五月五日,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汨羅江,以身殉國。

此後每年的黃曆五月初五,中國各地的民眾都會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端午節」由此而來。而端午節民間流傳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據稱都和屈原有關。

端午習俗

端午節,中國各地過節習俗不盡相同,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鹼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端午節主要的慶祝活動,都與愛國詩人屈原有著聯繫。宋代文豪蘇軾有詩:「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端午賽龍舟

賽龍舟,相傳楚國人因不舍賢臣屈原投江,划船追趕,但是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所以之後每年的五月五日,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食粽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位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投入江中,餵食魚蝦,以免它們噬食屈原的身體。一位醫師則拿來雄黃酒倒進江裡,用以藥暈蛟龍水獸。

後來人們恐飯團為蛟龍所食,就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成了粽子。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可以避邪驅瘟。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艾葉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虫蟻,淨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虫滅菌的藥物。

(文:李倩倩/責任編輯:寶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