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習俗:小暑時節話養生

【新唐人2017年07月07日訊】小暑是黃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夏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公曆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2017年7月7日05時51分,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小暑至。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古書記載:「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時至小暑,時有熱浪襲人之感,宋代詩人陸游《苦熱》詩云: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石澗寒泉空有夢,冰壺團扇欲無功。餘威向晚猶堪畏,浴罷斜陽滿野紅。


小暑時節,熱浪襲來。(Tim Boyle/Getty Images)


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溫風至,指小暑日後,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唐詩《小暑六月節》形象地描述了小暑的光景:「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小暑習俗

小暑食新

過去民間有「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

小暑吃藕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

飲食應以適量為宜。過饑,則攝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氣血不足,引起形體倦怠消瘦,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癥;過飽,會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化功能,導致飲食阻滯,出現脘腹脹滿噯腐泛酸,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之病。


小暑食藕。(網絡圖片)


小暑時節,民間有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

小暑黃鱔賽人參

俗語說:「小暑黃鱔賽人參」,意在讓人們在小暑節氣前後多食用黃鱔,從中醫角度來講,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等作用。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黃鱔在魚類中屬於熱量較低的那種,和紅色肉類比熱量就更低了,但所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卻一點也不低,所以也較適合天氣炎熱時食用。

小暑保健

小暑之際,氣候炎熱,人易心煩不安,疲倦乏力。所以民諺說「大暑小暑,有米懶煮」。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保護人體陽氣,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所以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晒,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文:李倩倩/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