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產」不可賣 華埠傳統僑社力保老樓

【新唐人2017年08月25日訊】在紐約華埠有超過百家傳統僑社,有些僑社擁有自己的樓宇,由於地處寸土寸金的曼哈頓,一些地產商一直對這些歷史悠久的樓宇虎視眈眈,近年來,他們更是加緊攻勢,要買下這些樓宇。僑社的反應如何呢,一起來看看。

紐約中華公所大樓位於華埠繁華的勿街,已超過百年歷史。中華公所在1883年成立,屬下有60個僑團,在紐約僑界德高望重,公所主席有「華埠市長」之稱。

現任主席蕭貴源表示,公所大樓讓不少地產商垂涎三尺,要買樓的電話就沒斷過。

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有很多人打電話來問我,中華公所。我說中國街的傳統僑社的房子,絕對不會賣。」

在華埠有近80座傳統僑社大樓,很多都有百年歷史,內部設置古色古香,傳承中華文化中的傳統道德和理念。公所大樓是僑胞會晤,尋求幫助,以及節慶相聚的地方。僑領們都把公所大樓視為祖產,神聖不可侵犯。

蕭貴源:「中國人講,賣祖產是一個很羞恥、羞辱的事情。所以我們傳統僑社,絕不會賣任何財產。」

美東聯成公所主席鄧學源:「我們傳統僑社60個僑團,大家是統一的意見,不會賣的。因為我們這個房,是老祖宗傳下的,所以我們要留守,做好,為僑胞服務。」

前中華公所主席于金山認為,除了華埠地產有升值之外,地產商看中僑社老樓,也與華埠華裔人口老齡化,新移民減少有關。他們也看到很多傳統僑社存在青黃不接的現象,想趁虛而入,說服僑領們賣樓。

前中華公所主席于金山:「他們的房產不太能夠被人家隨意買過去。因為這些社團,是華人社區活動的中心,仍然可以吸引很多華人。在節日、節氣,或他們本身社團的聚會時,都到中國城來。所以中國城會大致保持原樣。」

于金山認為華人年輕一代在逐漸使華埠商業轉型,給華埠注入新的活力。

于金山:「很多年輕人也用他們的構思,創意,把我們傳統的食品業、禮品業轉換成另外一種方式,向非華人推銷,吸引很多非華人到中國城來。」

華埠傳統僑社非常注重培養下一代,不僅自己辦學,也給優秀學子頒發獎學金,希望他們學成後能回到華埠。

蕭貴源:「有知識了,有錢了,希望都回到華埠來,讓我們華埠共繁榮,共昌盛。」

新唐人記者安心、奧利弗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