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一文錢 報得好婚姻

清朝時期,錢塘縣有一個叫金鎔的人,窮到沒法子成家的程度,他父親讓他到米市學做買賣。

有一天晚上他收帳回來,看見一飯店主人手扯住一個沿路乞討的人不放,雙方僵持許久,也沒人調解。金鎔問是怎麼回事,店主說是結帳時少了一文錢,那人說實在是兜裡掏空了,不是故意賴一文錢。金鎔說:「不就是一文錢嗎?何必計較呢?」就從口袋裡拿出一文錢替乞丐還上,避免了爭執。

乞丐道緣由 牽紅線
乞丐深受感動,尾隨著金鎔到了僻靜處,問他姓名住處,金鎔都說了。

乞丐拱手致謝,並自我介紹說:「我是河南人,家裡很有錢。只因為今年夏天雨水太多,家鄉發大水,田地房產都被淹沒了,無以為生,不得不隨災民出來乞討,以致這般落魄,流轉江湖,學伍子胥當個『吳市吹蕭之客』行乞。不方便的是,我大女兒和我同行。我可以學那些『用袖子遮住臉,提著鞋子』的饑民,可我女兒穿著弓鞋,裹著小腳,走路很吃力,怎麼辦?更難的是晚上睡在古廟裡,我夫妻二人把女兒夾護在中間一同睡,我和妻子都不敢脫衣服,有許多不方便之處。等到晨鐘把我們喚醒,女兒提著竹籃,迎著朝陽,辭別殘月,在風塵中拍著檀板唱小曲時,又惹來不少輕薄子弟,目送情波,竟像蜂蝶戀花一樣,來來往往排成了隊。街談巷議,傳揚漂亮姑娘成了賣唱的,咱也受不了。咱不忍豆蔻年華,含苞待放的處女學壞。今天拄著拐杖去飯店時,恰巧杖頭空空(舊喻沒有飲酒的錢),多虧您代還孔方兄(代指錢),這無疑是『將伯助我』。我雖然不是淮陰少年韓信報一飯之恩,可也不敢忘一錢之恩。我想您從囊中掏出青蚨(舊喻錢)的時候,也正是喜星高照紅鸞時(舊喻有婚姻之喜)。我願把小女送您作個拿掃帚、簸箕的妻子。」

金鎔說:「邂逅相逢,未必沒有緣分,不過雖蒙您老賞識寵愛,我還得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再給你一個回信。」

晚上回了家,把掏錢幫助人,對方願嫁女兒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等到夕陽西下,忽然聽到敲門聲不斷,開門一看,就是流民夫婦帶來一個女孩,十八九歲的樣子,豐潤雅淡,嬌美的樣子難以描繪。流民只說:「咱夫妻日夜奔走,正像行雲流水,萍蹤無定。如果能讓小女和貴公子結秦晉之好(舊喻結婚),也就遂願了。」說完就走了。

資夫營生
兩人婚後一個月,新婦對金鎔說:「轉眼過去了三十天,我觀察您家所作所為,真是忠厚門第,這才安心當你家媳婦了。儘管這裡對我來說是異鄉,可不亞於我在生身父母身旁。不過我勸你不要靠別人生活,要自謀生計,才是上策。」

金鎔說:「沒本錢,怎麼辦?」妻子就脫了膝褲,解下鳳頭鞋,鴉頭襪,拿出一個套在腳脖子上的金鐲,又從貼身胸衣上摘下珍珠一串,說:「用這些來換銀子,你的經營就有資本了。」

金鎔自從得到妻子資助後,貿易幾年,竟大富。於是帶著妻子往河南探望岳父岳母。只見雕牆高屋,華麗非凡。岳父母十分高興地把他們請進去。一望二老丰采,盡脫當年風雪窮途的樣子。

當下,二老把戲班子請到家裡,唱戲擺宴,款待女兒女婿,小夫妻待了一個來月才回去。金鎔的富有,總歸起來是由黃金、珍珠造成的。而最讓人可喜的是他那美麗的妻子,就是用升斗量珍珠去換,用黃金鑄成屋子去藏,都不算過分。

回想起一文錢的恩惠,這金郎以一文錢起步,我們拿來作為清淡的材料,不也感覺臉上有光嗎?有詩如下:

揮塵黃金不計年,何曾博得美人憐?哪知絕代如花貌,只換看囊一個錢。

資料來源:(清)許秋垞《聞見異辭》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曉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