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後武統台灣? 國台辦出面滅火言辭模糊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09月28日訊】香港亞洲週刊專題報導稱,中共十九大之後,習近平預料任期起碼延長5年,武力統一台灣成為議事日程。對此,中共國台辦官員出面安撫,聲稱對台灣大政方針不變。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封面專題為「台灣面對武統變局,十九大後關鍵時刻」。文章稱,10月18日舉行的十九大,不只是中共歷史的分水嶺,也是牽動兩岸命運的分水嶺。習近平成為「核心」後,邁向權力頂峰,預料將實現中國統一,落實他的「中國夢」。

文章說,台灣總統蔡英文去年就職後,兩岸的氣氛頓時從馬英九時代的熱絡陡降到冰點,北京方面一直在等待蔡「答卷」,然而16個月過去,只留下一紙空白,可以預料在蔡任期中,北京也等不到它要的「九二共識」答案。

文章認為,北京已經對台灣發出信號,過去的9個月中,遼寧艦兩次繞台,轟六戰機在7月間二週內四度繞台,台灣面對大陸的軍事威脅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烈。

文章分析,台灣內部一直存有樂觀或悲觀兩種論點。樂觀派認為台灣不當「麻煩製造者」,既不挑釁,也不宣布獨立,不挑戰對岸一中底線,也就是蔡英文經常掛在嘴上的「維持現狀」,大陸有何藉口動武?

悲觀派則認為,台灣不能當鴕鳥,而應看清楚國際形勢與大陸的最新變化,大陸的綜合國力與軍力上升。十九大後,習近平要面對2021年中共建黨100週年的「截稿時間」,要爭取在這之前「解決台灣問題」。

文章引述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兩位學者一致的看法認為,十九大後,台灣問題或將擺上議事日程,北京方面很可能從過去的「防獨」提升到「促統」。

文章認為,大陸對台威脅日甚,但台灣社會缺乏危機意識,對於北京三番兩次的武力恐嚇,早就習以為常,認為「台灣人不是被嚇大的」。

蔡英文上台以後,不承認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民進黨政府的對外戰略是親美日,把最大的資源投注在美日關係上,視之為台灣的安全保障,多數民眾也如此認同。

但問題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一度質疑「一中」定義,也未對美中台三角關係提出完整戰略,但朝鮮問題正在改變這個三角關係的均勢。

文章引述專家的話指,朝鮮領袖金正恩肆無忌憚地狂射飛彈,一再測試川普底線。川普在朝鮮問題上亟需北京支持,川普敲定11月首度訪華,屆時十九大已落幕,習地位更加穩固,中美關係勢將攀上高峰,台灣成為棄卒的機率大增。

文章指,台灣雖然可能淪為美國的「籌碼」,但美國也不敢忽視台灣的戰略地位。台灣曾被喻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冷戰時期是美利用在第一島鏈力阻中共勢力擴張的重要據點,現在台灣依舊是美在西太平洋圍堵大陸的不二選擇。

對於上述觀點,9月27日,《中國時報》報導稱,,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當日重申,大陸的對台大政方針不變,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反對「台獨」分裂活動。

港媒:習近平擬任內解決台灣問題

香港「超訊」創辦人紀碩鳴7月份也曾發表評論稱,習近平有意在任內解決台灣問題。文章還引述接近北京涉台系統的知情人士說法稱,「可以肯定地說,在習近平任內北京要解決台灣問題!」

文章指,台灣總統蔡英文去年接棒執政,北京指她沒有完成答卷。今年一週年紀念,北京已經不再想看「答卷」,「解決台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

去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提到,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將維持兩岸溝通。因蔡英文在演說中只提九二會談,沒有提九二共識,引發大陸當局強烈不滿。

次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軍事文化講壇內部研討會上,中共前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稱,非要解決台灣問題不可,解決台灣問題所剩時間已不多。

有大陸學者認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兩岸統一唯一可行的路徑是走向憲政民主。

2015年11月7日,台海兩岸領導人習近平和馬英九舉行了會面。習近平表示,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方向和道路的抉擇。今天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

馬英九認為,歷史為兩岸留下了錯綜複雜的世代課題,對於各自堅持的敏感議題,需要雙方正視現實,以智慧、耐心與誠意務實處理。他還提出5點主張: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擴大兩岸交流,兩岸共同合作等。

對此,北京錦都藝術中心董事長榮劍表示,習馬會真正打開了台海兩岸和平協商的大門,未來的協商空間應可充分想像。按大陸說法,在承認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談,那麼,以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制度安排來統一中國,必將是無法迴避的首選。

他強調說:「兩岸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了,憲政是統一中國唯一可行的路徑。」

大陸美術學院的藝術博士聞松認為,大陸如果不改變執政形態,兩岸只會漸行漸遠。

他分析說,經民主進程執政的民進黨,對大陸在情感上相對淡漠,會更強調兩岸政權的執政理念、社會價值觀,以及屬地的民生福祉等。對大陸這個遠房親戚情感淺顯,未來能聯繫兩岸的只有文化根性了。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曲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