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洩天機: 金沙灘雙龍會 楊家七子去六子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1月08日訊】北宋楊家將的故事,千古流傳,可謂家喻戶曉。北宋初年,遼宋對壘,遼王在幽州擺下鴻門宴,邀宋王赴「雙龍會」,欲滅宋室君臣。據說出征之前,智聰禪師曾洩漏天機,提醒抗遼名將楊繼業此戰慘烈,七子去六子回。

《正見網》刊登《抗遼保宋的楊延昭》一文寫道,智聰禪師對楊家以天下為已任,深為感動,不忍楊家遭受滅頂之災,卻又不能道破天機,便勸楊繼業解甲歸田。

但楊老令公嘆道:「我並非貪功好戰之人,只因遼兵屢犯邊疆,不單我大宋子民,就是遼國百姓也是深受其害。我唯有以戰止戰,逼迫遼國退兵,為天下百姓謀福祉。若宋遼兩國平息干戈,友好往來,我定解甲歸隱,不問功名利祿。」

智聰禪師聽罷嘆道:「我有一言,留給將軍——金沙灘雙龍會,七子去六子回。」老令公請智聰禪師解說,禪師卻搖頭不答。

在之後的雙龍會上,遼王欲加害宋王,被楊繼業識破,楊大郎用袖箭射死遼王,遼臣見狀,即命四下伏兵包圍了赴宴的宋室全部文臣武將。

楊繼業為確保宋王安全撤離,讓大郎假扮皇帝趙光義,命二郎延安、三郎延定、四郎延輝、五郎延德、八郎延順等隨行保護,自己帶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等,保駕宋君突圍。

楊家將雖然個個英勇,但難敵遼軍如潮水洶湧,終於抵擋不住,金沙灘一役,大郎、二郎、三郎慘烈戰死,四郎重傷不知所蹤,後被遼軍俘虜。

再說六郎在前開路,楊令公和七郎斷後,父子三人拚力征戰,終於使宋王突出重圍,安全返回宋營。六郎回頭一看,卻不見父親和七弟,六郎將宋王妥善安置後,掉轉馬頭,殺進重圍尋找父親和七弟,結果三人都遭圍困,遼軍潮水般湧向金沙灘和兩狼山。

七郎奉父命到雁門關搬救兵,潘仁美公報私仇,以七郎臨陣脫逃為由,將七郎綁於一株老松樹下,命軍士亂箭射死。同時七郎身後的老松樹也因射穿洞窟而死。據說,這株老松樹是棵「樹王」,「樹王」一死,這一帶綠樹便落葉紛紛,相繼死去,最後變成一片荒漠。

由於救兵不至,楊繼業兵困兩狼山,血濺李陵碑,為宋室江山流盡了最後一滴血。金沙灘之戰後,楊家七子,只有六郎楊延昭返回,應了智聰禪師的告誡。之後,楊延昭忍受失去親人的劇痛,繼續肩負起保護宋朝百姓的重任。

據《宋史》記載,楊延昭是北宋抗遼名將楊繼業的長子。為何他被稱作「楊六郎」呢?原來,古人稱天狼星為六郎星,並認定其是將星,而楊延昭「智勇善戰」,威震遼國,因此被遼國人看成是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之為「楊六郎」。

《宋史》記載,楊延昭小時候沉默寡言,兒時,常作行軍列陣的遊戲,他的父親楊繼業說:「此兒像我。」每次出征,必定讓他跟從。

楊延昭不僅有勇有智,更是品德高尚,他關心體恤士兵,所得到的賞賜全部犒勞部下,他生活簡樸,與士卒同甘共苦,遇敵必身先士卒,打了勝仗,必將功勞歸於部下,故士兵都極樂於服從他。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契丹蕭太后率遼軍大舉南下,很快攻到了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東)。楊延昭正在遂城鎮守。當時遼軍士氣如虹,而遂城中的守軍不滿三千人,援兵又遲遲不來,宋軍岌岌可危。

楊延昭從容不迫,發動城中居民、壯丁輪流守城,披甲執械,日夜固守。遼軍一直無法攻破。

遼軍後調來攻城塔配合攻城。攻城塔下面是一個巨大的四輪底座,用人力推動前進。上部是一座高大的塔樓,塔樓裡面是多層盤旋而上的雲梯,外面由厚木板掩護,頂端前部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吊橋門,當接近城牆後放下吊橋門,士兵可以直接從塔內衝出,蹬城作戰,避免了以往雲梯傷亡大的缺點。

危急時刻,楊延昭身披鎧甲手持寶劍親自上城指揮作戰。同時,組織城中百姓中的壯丁,被甲執械,登城協助守軍防守。在楊延昭無畏精神的感召下,遂城軍民士氣大振。他們用繩索拴上巨石去撞毀遼軍的攻城塔、發射密集的火箭焚燬遼軍的攻城塔。遼軍再次受挫。

面對堅城,久攻不下的遼軍動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重型拋石炮和重型車弩炮。九月底,遼軍開始以數百尊重型拋石炮和重型車弩炮晝夜不停地炮擊遂城城牆。遼軍的猛烈炮擊一直持續到十月初。已經經歷多次襲擊的遂城城牆有多處出現巨大裂痕,隨時有崩塌的可能。遼軍預定將在十月底發起總攻。遂城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當時正值初冬,天氣還並不寒冷,不料一日氣溫驟降,有如天助。楊延昭于是命城中軍民大量提水往城牆猛澆,一夜之間城牆變成了既堅固又光滑的「鐵城」。遼軍面對這樣一座很容易被「修復」卻無法攀爬的城池,無計可施。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冰守遂城」。

由於遂城未能攻破,斷絕了遼軍的糧道,遼軍的攻勢大打折扣。在遼軍主力撤離,遂城脫險後,楊延昭又聯絡梁門的魏能與保州的楊嗣,三方抓住時機,果斷髮兵出城,從背後與正面同時夾擊遼軍。遼軍大敗,潰退數百里,死傷慘重。

經此一役,楊延昭威震邊關,人們都稱楊延昭守衛的遂城為「鐵遂城」。宋真宗召見了他並詢問應邊對策,還稱讚他「智勇善戰,治兵護塞有父風」。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國皇帝與蕭太后再次率三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南下,楊延昭率兵於保州城下大敗遼軍,之後深入幽州,迫使幽州遼軍不敢出戰,遼軍見楊延昭之勇更勝其父,便不敢與之爭鋒,遼軍主力因此被限制於河北之地。

遼軍久戰無法得勝,便採議和策略,楊延昭當時上書建議出戰收復幽、易數州,把遼軍逐出燕雲。但宋真宗根本沒有挫敗遼軍的信心,未採納楊延昭的建議,反而與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後楊延昭因功升任莫州防禦使,之後為高陽關路副都部屬,於高陽關、瓦喬關、益津關三關駐守長達九年。

楊延昭前後戍守邊境二十多年,在河北邊境建立了兩千多公里的邊防要塞,使得宋朝的邊境固若金湯。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初七,這個威震遼邦的將星,滿懷不能收復國土的憂忿心情在邊疆要塞去世,卒年57歲。

楊延昭去世時,皇帝嘆息哀悼,派宮中使者護送他的棺柩回鄉,百姓們見了靈柩沒有不流淚的,就連敵方遼國人也舉哀致敬。

之後人們在雁門關上建起了高達五十七尺的楊延昭立身玉像,似乎訴說著楊延昭五十七年的戎馬歷史,威風凜凜。清朝詩人潘祖蔭有詩云:「拒馬河邊古戰場,土花埋沒綠沉槍。至今村鼓盲詞裡,威鎮三關說六郎。」楊氏一門悲壯的抗遼故事,歷代流傳,至今不衰。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