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共集齊「盜賊型政權」特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1月28日訊】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在其新作《中國:潰而不崩》一書中指出,根據美國政治學者曾經將非洲、南美以及南歐等國的腐敗政府,稱之為「盜賊型政權」的定義,中共政權集中了所有「盜賊型政權」的特點。

《中國:潰而不崩》一書稱,中國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因其政治專制體制,始終讓世界不安,國際社會曾擔心過許多問題:先是「誰來養活中國」(指糧食危機),2003年開始擔心「中國崛起」威脅世界和平,現在則擔心中國衰落拖累世界。至於拖累的方式,包括中國人自己設想過的有「黃禍」(即中國人口因災難流往全世界)等。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觀察時常大起大落,從前年預期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強大經濟體,到去年開始中共行將崩潰論,這中間落差實在夠大。之所以產生這種巨大落差,部分源自他們對中國不了解,部分源自中共很少按規則出牌。

書中分析,中共政權集中了所有盜賊型政權的特點。美國政治學者曾將非洲、南美以及南歐等國的腐敗政府稱之為「盜賊型政權」,用「盜賊」借喻貪婪無恥掠奪公共財產與私人財富的統治者,恰如其分,並可劃分為4種類型。

這4種類型中,受賄者集中於高層的有兩類:一類是政府與企業財團形成了雙邊壟斷;另一類是「盜賊統治」的國家。受賄者分布於政府中低層的也有兩類政權:一類是因為資源分配的關係導致行賄呈螺旋式上升;另一類是黑手黨控制的國家。

這些盜賊型政權包括:1954-1989年統治巴拉圭的阿爾弗雷‧德‧斯特羅斯納政權、1965-1997年扎伊爾的蒙博托政權、1957-1986年間海地的杜瓦利埃家族政權。

這些政權均因其高度腐敗,官員肆意掠奪公共財產及民財,其治下民不聊生,最後都被推翻,無一有好下場。

書中說,中共政權集中了上述所有盜賊型政權的特點:受賄者遍布政府高層與中低層,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政府公務員,也莫不利用手中權力尋租。當今世界上許多「盜賊型政權」採用過的掠奪手段,均在中國出現。

書中例舉在中國出現的「盜賊型政權」所採用過的3種掠奪手段:

1,產業管製成為官員們個人尋租的手段。

只要某個行業有利可圖,該行業的許可證就成為官員們謀取私利的手段。如:煤礦、金礦與其他各種礦產的准入制度都成了為官員們生產財富的金牛,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礦難最高、環境汙染最嚴重的國度。

2,土地被國家壟斷,成為權勢者獲利淵藪。

中共各級官員像一群通過轉手倒賣牟利的地產中介商,政府憑仗權力逼迫老百姓搬遷,以便把土地高價賣給房地產開發商,從中牟利。中共官員因貪腐被查,很多都與土地有關,中國富豪中房地產商占比非常高。

3,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成為國企管理層和地方政府官員發橫財的巨大「金礦」。

山東省諸城市市長陳光,因一口氣賣光了該市272家國有企業而獲得「陳賣光」的綽號,被譽為中國「國企改革第一官」;而「陳賣光」因此積聚大量財富,最後挾款潛逃,至今不知躲在世界上哪個角落。

書中指出,整個中國,國有企業負責人犯罪成為腐敗案件的主體部分,比如2004年國有企業管理層的職務犯罪占查辦貪污賄賂案件總數的41.5%,其中相當部分都與國有企業改革有關。2014年習近平推行大型國企的反腐運動,一年之內逮捕了115名國企高管,包括全球巨頭如中石油、中國南方航空、華潤、一汽和中石化的眾多高管在內。

中國至今改革已近40年,但永遠處於改革未完成狀態;每次改革都成為權勢者汲取財富的有效管道,諸如國有企業私有化、證券市場建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等,每一次改革幾乎都使一批官員成了富翁。

書中指出,上述強盜式掠奪行徑的泛濫,導致廣泛而嚴重的社會不滿,使這個政權面臨政治高風險狀態,維持穩定就成了統治集團的集體夢囈。由於擔心掠奪來的財富無法經受政權更迭的風險,中國的政治精英都偏好移民他國,而中國則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外逃國。

而中共為了保護統治集團的利益,動用所有的社會資源來維持政權的穩定,這就是中國維穩費用多年來直逼軍費的原因。中國政府依靠嚴厲的社會控制和政治高壓,試圖將所有形式的社會反抗消滅於萌芽狀態。

書中認為,可以這樣說,現階段社會底層的嚴重不滿及各種群體性事件,以及互聯網上一些清算共產黨官員、稱「民主化之後殺你全家」的極端言論,只會加強中共維護統治的決心,但不會促使中共實行溫和的民主化轉型。

(記者文馨報導/責任編輯:趙云)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