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嚴凝切 唯有梅花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1月05日訊】小寒是中華24節氣中的第23個,是冬天的第5個節氣。每年的1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小寒開始。2018年的小寒交於1月5日1時48分。

小寒標誌著進入一年最寒冷的日子。曆書記載:「斗指戊,為小寒,時天氣漸寒,尚未大冷,故為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小寒」。但實際上,小寒比大寒更冷,素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恰在小寒節氣內。民間歷來有「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天寒地凍北風吼,小寒時處二三久」的俗諺。

人們常說:「小寒大寒,滴水成冰」。《說文》釋寒為凍,寒字下面兩點是冰。古人認為,寒氣是陽氣上升,逼陰氣所致。此時白日隱寒樹,野色籠寒霧。俗語說:街上走走,金錢丟手,是形容天氣的寒冷,金屬材質的錢幣捏在手裡都嫌冷,讓人想扔掉。


小寒時節,白日隱寒樹,野色籠寒霧,天寒地凍。(Pixabay)

小寒這天的天氣極其重要,人們往往根據小寒這天的冷暖預測未來的天氣。如果這天天氣暖,往後而來的往往是嚴寒。諺語說『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寒,驚蟄暖』、『小寒雨濛濛,雨水驚蟄凍死秧』、「小寒暖,立春雪」等。

小寒三候

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唐詩對此也有描述:「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一候雁北鄉。鄉,嚮導之義。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冬至之後,陽氣便開始萌動。至小寒時節,陽氣已較冬至時的「一陽生」高出了些許,達到「二陽」的程度。大雁因感受到陽氣的生長而開始向北遷移。

二候鵲始巢。喜鵲,此時已感受到來年之陽氣,開始筑巢。

三候雉始雊。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受到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風俗–臘祭

「小寒」是臘月的節氣,由於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臘的本義是「接」,取新舊交接之意。臘祭為中國古代祭祀習俗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漢代應劫《風俗通義》說:「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梅花的特點是,天氣越冷越開花。(Pixabay)

探梅

小寒的時候,天氣正冷,臘梅花卻迎著風雪綻放了。紅梅含苞待放,人們在梅花開放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古詩中亦讚美梅花:「北風獵獵吹人倒,千卉千葩盡枯槁。誰分清氣到寒梅,獨放銀花照晴昊。」

梅花是中華民國的國花,它的特性是越冷越開花。因此,中華民國的國歌寫道「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她越開花,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看那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她,冰雪風雨她都不怕,她是我的國花」。

小寒食俗–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古人稱「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臘八粥的食材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老南京菜飯

小寒節氣,老南京人講究吃菜飯,其起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係。菜飯就是用矮腳黃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廣東糯米飯

廣東人習慣在小寒當天早上吃糯米飯,加入臘肉和臘腸丁、花生米,中醫認為可以補心助肺,調理腎臟。

天津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舊時天津地區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它是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6厘米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

小寒時節 保健養生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講究順時養生,根據時令氣候進行相應食補,小寒也不例外。

小寒養生的基本的原則仍應遵循《黃帝內經》中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適宜飲用紅茶、普洱熟茶、黑茶等,可以禦寒保暖,生熱暖胃。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腎之經脈起於足部,足心湧泉穴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並按揉腳心;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能促進睡眠、調整身體機能。冬天經常叩齒,有益腎、堅腎之功。

此外,冬天人處於「陰盛陽衰」狀態,宜進行「日光浴」,以助腎中陽氣升發;注意背部保暖,以保腎陽。

小寒節氣 唯美詩詞

大自然循環往復,節氣年年去來,歷代的文人墨客描寫小寒的詩詞,在小寒時節讀來,常常引發讀者「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祇相似」的人生感悟。

唐代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寫道:「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鶡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宋朝詩人蘇軾的詩作《清遠舟中寄耘老》,作於小寒時節,詩中借小寒時節綻放的梅花,表達詩人笑看人生的豁達。詩中寫道:「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岩背人境......人生百年如寄爾,七十朱顏能有幾。有子休論賢與愚,倪生枉卻帶經鋤。天南看取東坡叟,可是平生廢讀書」。

宋辭中亦有一首優美描寫小寒節氣的《浣溪沙》:「燕外青樓已禁煙,小寒猶自薄勝綿。畫橋紅日下鞦韆。惟有樽前芳意在,應須瀋醉倒花前。綠窗還是五更天。」

(記者李倩倩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