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衙門為何掛「明鏡高懸」? 它的含義非同一般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4月09日訊】古代衙門大堂上一般都掛有「明鏡高懸」牌子,現代人一般理解為,這寓意縣官的心應當像鏡子一樣明亮,應當秉公執法,光明正大的判案,但這只是一層表面意思,其實它還有更深的含義。

清代大學士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敘了這麼一件事:說有一人死後去了趟陰間,然後又死而復活,回到了陽間,他講了一些在陰間看到的事情。

他說,在陰間看到閻王在審一個人,閻王說這人一生做了很多壞事,叫他老實交待。這個人很狡猾,拒不認錯,用對付人間官員的那一套來對付閻王。

於是閻王令小鬼領這個狡猾的人到了一面鏡子前,然後這面鏡子就把他一生做的壞事,都真實的在鏡子中顯現出來。這個人看到後當即傻眼,只得認錯。由於這個人認錯態度不好,閻王對他進行了重判。

由此可見,古人掛那塊明鏡高懸的牌子,一方面是警示判案的官老爺,要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如若有私,自有明鏡可鑒。做了壞事會有惡報,做了好事自有福報。

另一方面,也警示上公堂的犯人,應該從實招來,不能弄虛作假。因為自有神明在一旁看著,不能亂來。需知三尺頭上有神靈,騙得了人,可騙不了神。

明鏡高懸又被稱為秦鏡高懸,相傳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知道心的邪正。

據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卷三記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公元前206年,劉邦派人到秦都咸陽,勸秦王子嬰投降,自己帶著10萬大軍,開抵咸陽東郊霸上(今陝西西安東)。子嬰見大勢已去,到咸陽東北的軹道(亭名)邊迎候劉邦,表示歸降。

劉邦第一次進入秦王宮巡查府庫時,見到珍藏在裡面的數不清的稀世珍寶,大為吃驚。特別是一塊高懸著的方鏡,吸引他的注意。這塊方鏡寬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面光滑明亮。人站在鏡前,鏡中就會出現人的倒影。更奇怪的是照鏡人用手去撫摸胸口,就能從鏡中看到此人的五臟六腑。

劉邦見到宮內有這麼多珍奇異寶,一度產生了留居宮內的念頭。他的部將樊噲馬上問他,究竟要有天下還是要當富翁。劉邦表示要有天下。樊噲說,你如果想得到天下,就快還軍霸上,不要留在宮中。劉邦的謀土張良也非常贊同樊噲的意見。於是劉邦封存了府庫,還軍霸上,等待項羽來處理宮內的珍寶。

後來項羽率兵進入咸陽,燒燬了秦宮,把宮內所有的珍寶包括那塊方鏡和宮女擄掠一空,此後,方鏡也就不知所踪了。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