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女兒國」確實存在 現在仍有後人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4月18日訊】《西遊記》中描寫的「女兒國」曾經留給人無數的幻想。「女兒國」究竟是吳承恩全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虛構出來的理想樂園,還是歷史上果真有過這樣一個「女兒國」呢?據史書中記載,女兒國在歷史上的的確確存在過。據悉,現在,女兒國仍有後人生活在四川和貴州一帶。

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22行。有大小八十餘城。」

四川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四川康藏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新建向陸媒介紹說,「『女兒國』在歷史上的的確確存在過,而且現在有一些村寨一直將『女兒國』的古老習俗留存至今。」

任新建經過長期研究和實地考察發現,今天四川甘孜州的丹巴縣至道孚縣一帶就是《舊唐書》中記載的東女國的中心。

按照《舊唐書》的記載,東女國南北長22天的行程,東西長9天的行程,如果按照過去一天騎馬40公里或者步行20公里,那麼東女國應該南北覆蓋400公里到800公里,東西覆蓋180公里到360公里。

據史書記載,東女國建築都是碉樓,女王住在九層的碉樓上,一般老百姓住四五層的碉樓。女王穿的是青布毛領的綢緞長裙,裙擺拖地,貼上金花。

東女國最大的特點是重婦女、輕男人,國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宮中女王的旨意,通過女官傳達到外面。東女國設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內部推舉有才能的人擔當,女王去世後,由副女王繼位。

東女國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為主導,不存在夫妻關係,家庭中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

《舊唐書》關於東女國的記載是十分詳細的,當時東女國女王到朝廷朝見,被冊封為「銀青光祿大夫」,雖然是虛銜,但是品級很高,相當於現在的省級官員。但是到了唐代以後,史書關於東女國的記載幾乎就中斷了。

任新建解釋說,唐玄宗時期,唐朝和土藩關係較好,土藩從雅魯藏布江東擴到大渡河一帶。可是到了唐代中期的時候,唐朝和土藩關係變得緊張,打了一百多年仗,唐朝逐步招降一部分土藩統治區的少數民族到內地,當時唐朝把8個少數民族部落從岷山峽谷遷移到大渡河邊定居,這8個部落裡面就有東女國的女王所率領的部落。

後來,唐朝逐漸衰落,土藩也漸漸滅亡。土藩崩潰後,曾經被他們統治的青藏高原重新回到了原來的部落時代,到了後來的宋元明三代,對於青藏高原地區的統治很薄弱,因此基本沒有史料記載,一直到清代才把土司制度健全。

而東女國的一些遺留部落由於靠近交通要樞,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女王死後沒有保留傳統習俗,逐漸演變成父系社會,而有一些部落依舊生活在深山峽谷,保留了母系社會的痕跡。

根據任新建的考察,歷史上的東女國就處在今天川、滇、藏交匯的雅礱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帶,也是現在有名的女性文化帶。

「而扎壩極有可能是東女國殘餘部落之一,至今保留著很多東女國母系社會的特點。」任新建說。

扎壩過去是一個區,現在有7個鄉,5個鄉在道孚縣境內,2個鄉在雅江縣境內,一共生活著將近一萬人。任新建在扎壩調查時發現,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財產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務,與東女國「以女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個人,大家都不結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親,最高的老母親主宰家中的一切。

扎壩人依然實行走婚,通過男女的集會,男方如果看上了女方,就從女方身上搶來一樣東西,比如手帕、墜子等,如果女方不要回信物,就表示同意了。到了晚上,女方會在窗戶邊點一盞燈,等待男方出現。

扎壩人住的都是碉樓,大概有十多米高,小夥子必須用手指頭插在石頭縫中,一步一步爬上碉樓。此外,房間的窗戶都非常小,中間還豎著一根橫樑,小夥子就算爬上了碉樓也要側著身子才能鑽進去,就好像表演雜技一樣,這個過程要求體力好,身體靈活,這其實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選擇。

第二天雞叫的時候,小夥子就會離開,從此兩人互相沒有任何關係。男方可以天天來,也可以幾個月來一次,也可以從此就不來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叫做「甲依」,就是伴侶的意思。女方可以同時有很多「甲依」,但也有極少數姑娘一輩子只有一個「甲依」,兩個人走婚走到老。

女方生小孩後,「甲依」一般都不去認養,也不用負任何責任,小孩由女方的家庭撫養。但奇怪的是,當地的小孩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華)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