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木藝家 一把小刀翻轉人生

【新唐人2018年05月17日訊】台灣台東木雕藝人陳元貴,利用當地受災後漂流的山林木材,創作出具有居住民文化風格的作品。一起去看看。

楠木做的桌子、紅檜做的時鐘,還有這代表原住民文化陶甕形狀的木雕作品,大部份保持木質原來樣貌,也加入一些個人元素,作者是台東知本素人木藝家陳元貴,而這一支有八年歷史的髮簪,是他的第一件作品。

民眾:「比較原形原貌,不要刻意的去修飾,我是覺得這種比較好一點。」

木雕工藝家 陳元貴:「不喜歡把它修飾太多,因為這樣子會變成比較制式,讓這些作品,它是一個作品,它也實用,它又有點藝術的感覺,我是想要呈現這樣子。」

木雕工藝家陳元貴說,會走入木藝完全是因為一個善念,八八風災那年看到家鄉受損嚴重,幫忙開卡車救災,看到山林大量的珍貴奇木漂入海中,覺得可惜,開啟了他的木雕之路。

木雕工藝家 陳元貴:「糖廠有一個經理講說,老天爺放那麼多的材料在大地上面,你為什麼不要去運用它,去利用它呢,就他那句話,我開始在創作。」

作品以堅靭的木質、還有细密的紋理為主,加了一點小巧思,看看這個 把台東的石頭埋入原本的隙縫中,還有這個造型燈,也很吸睛。

木雕工藝家 陳元貴:「你把這個燈光打開之後,它有餘溫,它會把檜木的香味香氣,就是把它蒸發出來,所以它就是很自然的芬多精 。」

八年來,陳元貴都循著賣木藝作品的模式,去換來木工機器,從一把小刀開始,如今有了自己的工坊,靠著重視作工和售後服務,打響知名度。

新唐人亞太電視廖儷芬台灣台東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