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帶來便利卻拿走了什麼?父親的一段話讓兒子恍然大悟(視頻)

我陪爸爸去銀行轉帳,需等待一小時。我忍不住問爸爸,「為什麼不啟動你的網路銀行?」

他問我:『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說:「你就不必排隊等待。你甚至可以在線上購物。」我開心的想引導他進入網路世界。」

爸爸問:『那我就不必走出房子?』

我說:「是的!」我告訴他亞馬遜如何遞送一切商品。

但爸爸的回答讓我啞口無言(恍然大悟)!

爸爸說:『今天進入這家銀行,我遇到四個朋友,我和工作人員聊天。我喜歡來銀行一趟,我渴望與人實際的接觸。這樣的公司是我需要的。

兩年前我生病了,我常去買水果的那家店主來看我。

幾天前,你媽媽散步時摔倒,雜貨店的人馬上開車送她回家,因為他知道我住在哪裡。如果一切都上網解決,我會有這種實際與人接觸的感覺嗎?

相關視頻:

為什麼我要讓一切東西都送到我家門口,然後強迫自己只能和我的電腦互動呢?我喜歡知道我正在打交道的人,而不僅僅是賣家。它創造了關鍵跟關係。亞馬遜、淘寶、蝦皮……也能提供這一切嗎?

科技開啟文明的進展,但文明的社會卻把每個人都變瘋狂了,天天急促前行,緩和不下來。手機、網路、汽車、捷運、洗衣機、洗碗機……,分明都是為節省時間而發明的,但一籮筐省時措施拼湊開來,卻依舊沒時間生活,我們用急躁快速的步調,走過短促的一輩子。怪不得美國劇作家貝諾德(E.Bagnold)說:「趕時間,是文明的咒語。」

生活之所以匆忙,不完全單純是為了錢,而是一種無可救藥的「慣性」,無聊、無能、無助、無心,或無法安排生活而起,可以算是一種「生活無力症」吧!故即使有錢、有閒暇,也不會生活。

以前有部廣告,其廣告詞是:「我是做了爸爸後,才開始學做爸爸的。」慶幸的是,那個時代的環境還提醒著我們,凡事至少需要懂得邊做邊學、邊學邊做,而非只是沉淪在虛擬的世界裡。在真實世界的學習才能帶來自信,無論是小孩或成人都必須在真實的世界裡,親自去探索、思考與動手實作,在真實生活的驗證中,才會瞭解與領悟自己的所學與所聞是不足夠的。

最近電視上有一部新播出的廣告,而其廣告詞大約是:「您關心國家大事,……,您關心偶像的生活點滴……,那您什麼時候關心過自己呢?」

所以身在資訊與知識時代的我們,是否應該刻不容緩的嘗試改變生活態度,認真運用科技帶來便利後所省下來的寶貴時間,開始規劃自己人生的學習旅程吧!

──轉自《看中國》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