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2025吹過頭惹禍?陸學者:競爭力不能靠收買盜竊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6月05日訊】中美第三輪經貿談判於上週日落下帷幕,雙方沒有聯合聲明,被外界認為談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在此之際,有大陸學者稱,北京應該停止吹噓《中國制造2025》計劃,更指出,國家競爭力不能只靠收買和盜竊。

据香港《南華早報》6月5日報導,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钟偉表示,如果中國希望能夠釋除國際的疑慮,北京就應該停止吹噓《中國制造2025》國家发展戰略。

報道稱,中宣部至少應該在公開場合中,淡化這個計劃的重要性,以減少中方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衝突。

鍾偉教授在其個人社交網頁上還撰文指出,儘管這個計劃看上去很宏大,但缺乏具體的細節安排。他更質疑這個計劃的成效,因為自中共2015年提出該計劃,到2025年實現該計劃,當中僅僅10年的時間「實在太短」。

鍾偉說:「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的競爭力,不能只透過收買、盜竊或草率的行動而達至……必須要經過一步步的進展和改善」。

該篇報導還指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已經成為了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的一個敏感議題。西方輿論一致認為,中共2025計劃的最終目的,是要主宰全球高科技生產領域。

中共官方亦曾宣稱,「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強調在技術上自給自足,並在指定的先進技術領域,占據全球領先地位。

而這項計劃所指定的10個未來發展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5G)、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智能電網與動力設備、新材料、農業機械。

綜合此前報導,中共的2025計劃自推出以來,一直被西方國家視為國家資本主義競爭。有分析認為,在中美貿易爭端長期無法解決的背後,實際上存在著一條主線,就是中共當局發展科技(或國家競爭力)的路徑選擇。

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堅持,希望中美實現公平的貿易關係。而中共則一直靠「收買」國外技術、科技公司和先進的科技產品,以及通過強迫美國企業技術轉讓,「偷竊」美國技術等手段,來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在提及「中國製造2025」時也表示,如果是中共要在這些產業和其它國家正當競爭,那沒有問題;但通過政府投入3000億美元補貼、限制市場準入以及強制技術轉讓等手段,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那就另當別論。

而另一方面,引發中美貿易衝突的301調查,實際上就是針對中共竊取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為。根據美國知識產權盜竊委員會的估計,因中共每年盜竊美國的知識產權,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高達2,250億至6,000億美元。

(記者蕭靜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