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地底全球最大金庫 近一世紀零盜竊紀錄全靠它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7月22日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被認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黃金貯藏地,保存的黃金佔世界總量的1/4。但讓人驚訝的是,金庫保持近一世紀的零竊盜紀錄,靠的只是銅牆鐵壁和老派的轉盤密碼鎖。

紐約的聯邦儲備銀行在曼哈頓下城自由街33號地鐵A號路線下面,比海平面還低80英尺(約地下5層樓)的地方,有個金庫,它是60個國家或國際金融組織「存託」黃金的地方。

中央社報導,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之所以會儲存這麼多黃金,是因為聯邦儲備系統(即美國央行體系)的12家聯邦儲備銀行中,紐約是唯一負責國際業務往來的轄區,為各國央行、政府與國際組織提供多項金融服務,黃金託管是其中之一。

截至2018年5月,金庫內存有約50萬根金條,總重6200噸,現值2400億至2600億美元,占全球近1/4的黃金供給,其中超過95%來自外國。美國擁有的黃金,則大多存在肯塔基州諾克斯堡(Fort Knox)。

這麼多外國「金主」選擇把金條存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安全是首要考量。

至於保全措施,除有3米厚的外牆,金庫唯一出入口是重140噸的鋼筋混凝土門框,內有高2.74米、重90噸的鋼柱,用門外轉輪左轉4圈,旋轉90度的鋼柱就會把門封死,密閉時能完全隔絕空氣和水,金庫內的空氣僅夠一個人存活72小時。

這道門每個營業日會開關一次,完全用機械原理操作,沒有科幻片常見的視網膜或指紋等生物識別系統。

步入金庫,會讓人有進到監獄的錯覺,裡面有118間像單人牢房的小隔間,但不關犯人,只放黃金。每間如果堆滿,可存放約5000根金條,總值超過20億美元。每個隔間屬於單一帳戶持有者,一般情況下,不同帳戶的黃金分開放,不會混在一起。為保密起見,門上只註明隔間編號。

在統一漆成藍色的隔間門上,可見2個轉盤密碼鎖和一個看似普通的掛鎖,各由3名管理人負責。客戶若需要移動黃金或打開隔間,3人都得到場,缺一不可,就連隔間內換個燈泡也一樣。

除了上述機制,每個營業日結束時,動作感測器會隨金庫大門關閉而啟動,配合保全人員和監視器24小時看管,形成密不透風的防線。

黃金一向讓人感覺貴氣逼人,但這麼多金條存在有如監獄且通風不良的空間中,反倒有點死氣沉沉,一般時間都呈現暗黃色,燈光照射時才會煥發閃耀光芒。

仔細觀察可發現,金庫內的金條形狀不盡相同,1986年前在美國鑄造的金條是長方形,之後則是順應國際標準的梯形。每根金條重28磅(12.7公斤),上面刻有序號、重量和純度。一般人以為金條都是100%純金,但純度其實是99.5%,必須摻雜銀、銅或白金等其他金屬,金條才不容易變形。

動作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1995年主演的「終極警探3」(Die Hard with a Vengeance)中,反派就是從這座地下金庫偷黃金,讓這家銀行名噪一時。

在「終極警探3」中,反派使出聲東擊西策略,利用鄰近地鐵站爆炸事故,挖掘地道潛入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並用一輛輛卡車把金條洗劫一空。現實生活中,覬覦黃金的不法分子是否真有可能照辦?

銀行工作人員指出,金庫確實離地鐵軌道不遠,因此列車駛過時可以隱約聽見聲音,但兩者最近仍有45米的水平距離。若想在堅固的岩盤上鑽地道,起碼要好幾個月才能完工,很可能還沒挖好就行跡敗露。

這名人員笑著說,「終極警探3」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史上,破天荒有人企圖偷裡面的黃金。

唯一嘗試出現在虛構的電影中,代表現實世界裡,這座金庫開張近一世紀以來,還沒有人嘗試挑戰固若金湯的防盜措施。就算金庫內隔間的密碼鎖看來有點過時,厚實的外牆與大門仍形成充分嚇阻,不法之徒如想動歪腦筋,手法恐怕要比電影編劇還高明。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1914年開始營運,1924年遷到現址。這棟有22層樓、外牆以黃褐色石塊堆砌的古典風格建築,坐落在曼哈頓最堅固的花崗岩盤上,因此能承受大批黃金的重量。當初興建時為打造地底保險庫,最深挖到街道下35米。

金庫內絕大多數金條是二戰期間或之後存進,1973年達到顛峰時,金庫內存有超過1萬2000噸的黃金。之後儲存量雖逐漸減少,但時至今日,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仍是全球已知最大的貨幣性黃金(monetary gold)儲存地。

在這裡,黃金託管服務很特別,存金條不需服務費,只有在每根金條進出金庫,或因所有權更動而移動時,酌收1.75美元手續費。如此優惠的服務肯定搶手,但限量是殘酷的,因為服務對象不包括個人或民間組織。

(記者李紅報導/責任編輯:程以仁)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