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蓄勢待發?港媒:四中會期失常引三大猜測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1日訊】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4次全體會議(簡稱「四中全會」)的會期,通常會安排在10月至11月之間,並提前兩三個月就宣布會期。但今年應該舉行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會期卻遲遲未公布,再加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期頻頻在公開場合「失語」、「失態」,引發外界的各種揣測。

近期,身為中共黨總書記的習近平接連幾次在發表公開講話時的表現都「不在狀態」,引起外界的關注。

其中最明顯的是,習近平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上,僅簡單宣布大橋開通卻不做任何其他政策意義之類的輿論宣導與引申。其後又有消息指習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時一度神情有異、出現失態的狀況。外界還發現,習近平與安倍會談結束後,竟在記者拍攝時間需要發言時照念講稿,完全沒有了過往侃侃而談的自信與淡定。

加之原本早就應該公布的中共四中全會的會期也遲遲未能定下,中美貿易戰又日益加劇,中共似已陷入無力反擊、內外交困的境地中,中共國內的政治、經濟各領域也亂象橫生,因此引發了外界對中共政治局勢的種種揣測。

日前,香港蘋果日報發表了一篇署名評論文章,針對上述異常現象,就習近平在中共高層的權鬥中是已處於弱勢還是正蓄勢待發的問題,提出了三個猜測:

其一,習近平權力失控的問題,可能並未在今年的北戴河會議期間得到解決。

文章認為,中共前總理朱鎔基、全國人大前委員長吳邦國、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劉雲山等近日接連現身,顯示出中共老人政治的壓力仍然存在,而習近平近期在公開場合出現的上述「失常」表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習正面臨很大政治壓力的猜測。

其二,習近平近日到廣東「南巡」視察期間,雖有表態中國將會繼續「改革開放」,但對鄧小平的所謂「歷史貢獻」卻並未提及。這個現象被認為是印證了外界有關鄧小平長子鄧樸方曾在中國殘聯講話暗批習近平倒退回毛澤東時代的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文章推測,習近平對中國改革開放問題「失語」的現象背後隱藏的問題,要麼是習可能已「陷入了空前複雜的權力挑戰格局」,要麼是習的執政活力已「趨近窮盡」,意味着中國政治的長期停滯階段正在到來。

其三,習近平及其親信幕僚對川普(特朗普)和美國對華政策嚴重誤判,以致貿易戰中步步被動。因此,習近平當局現在只好採取「以拖待變」的策略,指望着川普以及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利而獲得貿易戰的和解機會,所以四中全會要等美國的中期選舉後才舉行。

文章也分析稱,此前北戴河會議前中共政壇一度山雨欲來,有關習近平遭遇黨內反對,其本人與嫡系人馬失勢的傳聞甚囂塵上,但會後習近平滿血歸來,核心地位依舊,更兼對美政策更為強硬,令人疑惑此次習近平是否再次蓄勢?

實際上,對於中共四中全會究竟何時舉行的問題,路透社一週前曾引述北京消息人士透露稱,中共一些地方要員已被要求要把11月份的時間留出來,預計四中全會將在11月上旬召開。

該報導並分析稱,北京方面之所以遲遲不對外宣布四中全會的會期,主要原因是在中美貿易談判無果的情況下,北京希望在「外部大的不確定因素稍有明確結果」後,再確定後續的「改革方案」,而這個所謂「外部大的不確定因素」恐怕與美國中期選舉有直接關係,也即是說,四中全會可能會在11月6日以後召開。

《自由亞洲電台》也曾在相關報導中分析稱,北京當局正期盼着美國的民主黨能在美國中期選舉中重新掌控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要等美國的這場選舉結束後,才會針對貿易戰最新形勢來確定後續應對方案,所以估計中共的四中全會可能會安排在11月10日前後舉行。

不過,這篇報導同時也引述原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的觀點表示,無論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如何,對中共施壓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所以美國的中期選舉不應是四中全會延期的根本原因。

鄭宇碩認為,四中全會延期的真正原因是中共領導層意見不統一,北京當局在究竟要如何回應美國政府的要求等問題上仍「舉棋不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曾接受媒體專訪,當時他談到中國經濟仍然處在「三期疊加」的狀態中,承認中國經濟「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歷史上積累的一些風險和矛盾正在水落石出」,急需拿出新的應對方案。

外界輿論認為,劉鶴的上述這番談話,可視為對中共四中全會所要討論的主要議題做的「預熱」。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