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說冬至 元宵也來湊熱鬧

華夏的智慧與趣味 冬至節 作者:容乃加

【新唐人2018年12月19日訊】冬至到了浮圓子、吃湯圓是華人圈熱愛的傳統民俗。大家族在冬至節時吃湯圓、元宵節吃元宵,其樂融融。

華人喜歡吃湯圓由來已久,本來湯圓和元宵也不分,你「元來」有我,我「圓」中有你,本是一家圓,大圓、小圓都是圓,吃起來口感也一樣!那麼怎麼有不同的名稱?

節慶食俗:湯圓,北方叫元宵

清末時「湯圓」和「元宵」兩種說法其實是指同一種食物,而且年中都吃,因為節慶食俗而有了不同名稱。清末民初,杭州人徐珂(公元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著有《清稗類鈔》一書,談到湯圓和元宵的食俗:

「湯圓,一曰湯糰。北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實常年有之。屑米為粉以製之。粉入水,沈澱之使滑而製成者,為掛粉湯圓,有甜鹹各餡。亦有無餡者,曰實心湯圓。」

華夏古人早就知道米粉製的湯圓的美味,一年不分春夏秋冬都要吃。清末時市面上的湯圓有甜餡湯圓、有鹹餡湯圓,也有沒餡的「實心湯圓」。現在叫做湯圓、元宵的,那時「湯圓」一詞就都概括了。

因為清代北京人在元宵節吃湯圓稱為「元宵」,所以湯圓就有了元宵之名。乾隆皇帝弘曆的《元宵聨句》前引記載了這個典故:「浮圓子都人以元宵節食之遂名元宵。」

湯圓的傳承

南宋時湯圓叫「圓子」,周必大有《元宵煮浮圓子》詩。唐代時,食物中就有湯圓這一味,名字叫「牢丸」,《酉陽雜俎》就有「湯中牢丸」的記載。傳到北宋時,湯圓也叫「牢丸」。蘇軾遊博羅香積寺,看到「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想像一下,將香米磨成漿不就是牢丸美味?蘇軾吟道:「豈惟牢丸薦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漿。」(《遊博羅香積寺》)

吃湯圓風俗更早在南北朝南方荊楚一帶就有。康熙皇帝弘曆《元宵煮浮圓子》詩中說道「道古傳是荆楚,而今滿市城」,就說了湯圓的起源於南方荊楚一帶。很有可能那時的冬至節吃的赤豆粥中就有圓子。

風土誌《荊楚歲時記》紀錄了冬至吃紅豆粥禳疫辟邪的風俗,傳說共工氏有個為非作歹之子,在冬至時死了,成為疫鬼,但是他畏懼赤豆,所以人們在冬至日煮赤豆粥吃,來禳疾疫。(「以禳疫按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日本的元旦(古人冬至)飲食文化還保留吃紅豆麻糬。

清康熙年間,高拱乾編著的《臺灣府志》記載,冬至日舉家團圞吃湯圓,叫「添歲」,長幼祀祖、賀節,就像新年元旦。現在臺灣的冬至還流傳著「吃了冬至圓長了一歲」的民諺,這些傳承表現了古風。

冬至圓寓意 一元復始陰陽交泰

冬至時吃的湯圓,要有紅、白兩種。紅白在古代就帶有陰陽的象徵寓意。冬至時,天地陰陽之氣由剝而復,陰陽交替,陽氣歸來,一元復始。湯圓的「圓」諧音「元」,冬至湯圓象徵一元復始;紅色湯圓與白色湯圓合一碗,含有陰陽交泰、一元復始之意。

冬至到一元復始,萬象即將更新。就在此夜吃一碗冬至圓,應合天人合一的生活精神與態度。在周代、秦代時,冬至是一年曆法之始,所以冬至就是大年,吃了冬至圓過了冬至夜,也就是長了一歲了。

搓湯圓,滾元宵

現在從作法上來看,湯圓和元宵的確有差別。搓湯圓是用雙手將糯米粉塊搓成小圓子;滾圓宵是將內餡丸子放進鋪滿糯米粉的圓笸籮上,滾出大丸子。以下介紹它們的作法。

搓湯圓作法:傳統的作法是從把糯米磨成粉漿開始,磨出的糯米漿引流入布袋中,然後以重物壓乾,再取出來搗碎做成「粿脆」。先取出一大塊過熱水煮熟(當黏劑用),然後放入搗碎的糯米粉碎屑中。將全體揉搓成小糰(作紅色湯圓,此時放入一點點紅花米),再取小糰來搓成長條、掰成湯圓大小的小糯米塊,放手掌心搓成湯圓。現在買現成的糯米粉的作法就省略了熱水煮熟粿脆這一步驟。

現代人較少作有內餡的湯圓,古來流傳的冬至民俗中,有作出雞蛋大小的紅白大湯圓各六顆,裡面包入糖料和花生粉,稱為「圓仔母」,相當於元宵。明清時代富貴人家也有在湯圓內包入甜、鹹餡料的作法。

滾圓宵作法:一般常用的元宵餡料有芝麻、紅豆、花生等等,先做好餡料、凝固搓成丸子或切成小塊,過一遍水,然後放入滿是糯米粉的圓笸籮上來回滾動,邊滾邊灑水,等到餡料滾成糯米大丸子就算完成。

了解了湯圓與元宵一家親的因緣,讀者看官也了解了古人吃冬至圓的意義與精神內涵。今年冬至,讓顆顆圓潤飽滿的小湯圓、大元宵,幫你圓夢,滾出今年的圓滿好運來。@*

──轉自《大紀元》有刪節

(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