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騰具有極端特色 用「純真」經歷人生

【新唐人2019年03月01日訊】在冬天某個特別熱的拍攝日,蕭敬騰老蕭)應雜誌之邀成為封面人物。踏進攝影棚的他跟剛出道時一樣,安靜帶點酷,就定位後,在第三聲快門聲響起時,他就已經找到最適合的表情和姿態。

那個當初在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上,怯生生的男孩,拿起麥克風毫無懸念地踢館成功,這種極端的特色,就像電影裡註定成就大事的主角人設一樣,但拍攝封面的這一天,他的安靜,又帶給訪問者更多的好奇。

他的省話,始終如一

「我其實沒什麼改變,早期就是在摸索跟了解,現在我會比較堅持自己想堅持的東西。」很多媒體說蕭敬騰跟以前不一樣,變得活潑、多話而且還很幽默,但他說他這十年來其實沒有變,是知道這份工作的需要。

於是,他開始摸索出面對鏡頭該有的表現,他的「多話」在放下麥克風後完全卸下,面對平面拍攝時,回到那個最安靜的他。

他做過歌唱以外的表演,從戲劇到主持都是以前從未有人認為少話的他能做到的事,但對自我要求極高的他說,其實這些都是他評估後,認為自己做得到的事,所以能說他變了嗎?其實沒有,這些大家眼中的改變是他對每一份工作的盡責,就像他對於「歌手」這個身分,就有幾近自我苛求的要求。

「怎麼隨便?我不會」

「我覺得沒有一件事是可以隨便做的,輕易達成或敷衍行事,在我的世界裡是不可能的。」從歌唱、戲劇及主持,蕭敬騰面對每一項作品都用最嚴謹的態度面對,「事情不可能滿分,但你一定要盡全力去做,別人對你的標準跟自己心裡的標準有什麼差異,你自己要懂。」

金曲獎主持後,所有的人都對他的表現感與高度的肯定,從讓人哄堂大笑的談吐,到手影戲訴說故事,以及倒著畫出一幅特別貢獻獎得主蘇芮的畫像,能文能武的演出讓獨挑大梁的他做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主持人的表現。

「很多時候大家看到的都是終點,我也不想分享過程」,一個完整的表演,勢必經過一段時間的淬煉,在努力當中遇到的挫折,蕭敬騰他一肩扛起,與其說去闡述一路上的辛勞,他更希望成果一出來,就是讓人永遠難忘。

從小因閱讀障礙讓他成師長及家人最頭痛的對象,課本裡的文字對他來說就是陌生的符號,曾經努力過的他,最後選擇放棄,也因此成為別人眼中最叛逆難搞的小孩,但也因為這些經歷,讓他在與人相處上,有了新的看法。

「我從小到大都是憑感覺跟直覺,我知道我的缺點跟優點,也知道自己擅長的東西是什麼,對人的觀察跟理解就是憑自己的直覺。」而在青少年時期度過荒唐歲月的他,回頭看過去那些所相遇的人事物,都成為他日後做人及工作的原則,「那段經歷到現在都還非常受用」。

他提到音樂是自己很愛的東西,「但不是啟發我的全部,對我有最大改變的人,是當時的輔導員;我在青少年輔導組待了兩年,他們讓我覺得世界很溫暖、很和平、很不一樣,他們講話不會帶髒字,可以感受到他們關心你且真心想了解你。」

在少年輔導組兩年的沉澱,讓蕭敬騰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人生軌道,「尤其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是跟我環境背景雷同的人,我都會特別有耐心。」

理性的公益,誠以待事

不吝嗇參與公益活動,讓大家看見蕭敬騰用「誠」面對世上所有的人,「人是複雜的,有時候你付出了愛心,但最後受傷的是自己。」坦言在過去有過多的公益團體尋求他的支援,但在冷靜思考後,發現他的力量應該要分配給真正更需要幫助的人,「現在做公益這件事我會自己去判斷」,並及時提供他可協助的資源。

不想當小丑與違背原則

身為公眾人物,總會有一些必須去面對的工作及事物,他儘量用保有自己的性格的方式去面對,「我知道這一切就是工作,一定會把它做完,但我不想讓自己像小丑,我不想成為別人心中的那個蕭敬騰,那會違背我自己的原則。」

因此在不背棄自己原則的情況下,蕭敬騰認真看待一切的事物,並不受大眾眼光所操控。

此外,蕭敬騰有個除了音樂之外很大的吸引力,那就是「真」,每一次的訪談他總能給出最直接的答案,也正因為毫不造作的個性,更使他的歌迷總能離他的心更近一些。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