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 太像日本「1989年的詛咒」

——泡沫破碎前夕,黑暗已經悄悄降臨(海那邊)

全盛時期,賣掉東京一個廣場的錢,就買下美國加州,而整個東京可以買下一個半美國。而事實上,八十年代末,日本人已經買下10%的美國不動產。1988到1990年,日本經濟的增長率都保持在5%以上,仍是同期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日本人驕傲自信,認為超越美國指日可待。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是日本人驕傲的開始。那是日本第一次舉辦奧運會,也是亞洲國家的第一次。

這一屆奧運會展示出的日本,讓全世界感到驚訝,甚至演變出了一個傳說般的報道:東京奧運會結束後,所有的日本人都把垃圾帶回家,現場沒有留下一片廢紙。

報道雖然略帶誇張的成分,但東京奧運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衛星轉播奧運,當時的錄像和電視轉播證實著一切。那一屆奧運會,讓日本備受矚目。日本人將其視為國運昌隆的開始,一路驕傲地走向了亢奮的80年代。

瘋狂的80年代,日本想買下整個美國

80年代的日本,是全世界的製造器,印著"Made in Japan"的商品遍布球各個角落。日本的企業家們志得意滿,開始大肆收購美國企業和美國資產。索尼花34億美元買下哥倫比亞電影,三菱花14億美元買下洛克菲勒大廈。

日本三菱財閥甚至買下了美國經濟的象徵——位於紐約市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廈收購了,這給美國人心理不小的衝擊。在那時的日本人眼中,全世界都明碼標價,而鈔票是他們手中最大的武器。

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曾得意洋洋地說:美國人是劣等民族,二戰通過武力沒有征服美國,現在日本有能力買下整個美國!

後來,美國聯合歐洲盟友一起造勢宣傳,大肆宣揚日元升值才能平衡貿易問題。於是,有了1985年的《廣場協議》,日元隨之大幅度升值。

儘管在後來的多次復盤中,這場協議被定義為噩夢起始,是美國為改變出口困境犯下的惡行。但在當時,日元的購買力直接翻了一倍,整個日本舉國狂歡。

在美國的陷阱裡,日本舉國狂歡

在這個看起來有些瘋狂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讓人瞠目結舌、匪夷所思的事情。據說,一棟美國大樓原本以4億美元的價格賣給日本人,就等日本人付錢交割了。但交易日當天,日本人卻帶來了標價6.1億美元的新合同,並解釋說:

他們的老闆頭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紀錄里看到,歷史上單個大樓出售的最高價是6億美元,而老闆要打破這個紀錄。這就是當時的日本,對日本整個社會而言,只需要享受、狂歡。

那時的日本人幾乎買了70%的LV,同時也拍下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名畫。他們白天在高級餐廳享受法式大餐,夜裡就去迪廳瀟洒,沒有人乘坐公共交通,人們打車就像刷公交一樣,而夜晚的迪廳附近更是一車難求。

大批的人等候在路邊,揮舞著一萬日元的大鈔——幾乎相當於今天的100美元——試圖引起司機的注意。

根據日本媒體報道,1988年,日本銀座附近,一位大型企業的中層幹部為了打車,支付了100萬円給司機,而接他的這輛計程車只跑了五分鐘。

你覺得100萬円多嗎?其實不多,當時野村證劵給每位社員年平均交通津貼是300~400萬円,中層幹部一年是3200萬円,還有曾經領過1億円的超級傳說。

因為這樣,當時的日本年輕人每日里無所事事,無心學業,他們一畢業就會收到5-10個工作邀約,每年18個月薪資和海外旅遊是公司的標配。

他們甚至無心工作,偶爾去高級酒店面試,一天下來能領百萬日元紅包。

泡沫的巔峰,是黑暗的開始

那時的日本人,除了消費和享受之外,最關心的就是金融和房價。簽訂完廣場協議後,日本房地產出現大量泡沫,地價飆升,股市達到了38000點,1987年日本人均GDP首次超過了美國。

東京房價高點時,均價達到了每平米15萬元,但即便如此也打消不了購房熱情。

人們堅信,地價為王,東京房價只漲不跌

全盛時期,賣掉東京一個廣場的錢,就買下美國加州,而整個東京可以買下一個半美國。而事實上,八十年代末,日本人已經買下10%的美國不動產。

1988到1990年,日本經濟的增長率都保持在5%以上,仍是同期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日本人驕傲自信,認為超越美國指日可待。但是,這一時期日本經濟繁榮的外表,卻是一個華麗的肥皂泡,體積越大,也越瀕臨破碎。

彩色泡沫後,是至暗時刻

1989年,這一年令日本人悲傷的事情很多:漫壇巨擘手塚治虫、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歌后美空雲雀、個性影帝松田優作相繼逝去……

本年一系列悲報及不祥事被後來的日本人稱為"1989年的詛咒",但這些各自領域的大神級別人物亡故,對日本社會的影響終抵不過一位人物:

日本國的象徵——裕仁天皇離世了

這一年註定是不詳。日本政府已經聽到風暴前夕的嘶吼,但終究沒能逃過。

1990年,日本銀行出台了《控制不動產融資總量的通知》,這一《通知》被後來稱為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發火點"。

隨後,股票市場率先崩盤,日經指數跌幅超過60%,直接從最高的38915點跌到14309點。

至暗時刻開始

1991年,日本經濟"硬著陸",經濟增長速度暴跌,只有2.9%,房價受經濟影響暴跌20%,大量國際資本開始出逃。

然而,當時的日本人仍然堅信,這只是房價短暫回調,很快就會漲上來。遺憾的是,這次房價下跌持續了整整15年。

1992年,地價稅的出台,導致全民恐慌性拋盤,房地產經濟全面崩潰。

這時候的日本,百業凋零,哀鴻遍野

日本企業債台高築,銀行、房地產公司破產數量超過3000家,不動產企業的總負債高達3萬億日元。過剩的房產隨處可見,曾經可以買下一個半美國的東京房地產,現在無人問津。日本就業壓力空前,街頭隨處可見高學歷的流浪者,他們曾是白領、學者、精英。

日本富士山下的森林,送走了超過2000個日本自殺者。整個90年代,日本經濟幾乎陷於停滯,年均增長率不足1.5%,被稱為"失去的十年"。

日本,成了最繁華的深淵。從繁華到深淵,日本人無力抵抗,就像80年代,每個日本人都看不破眼前虛假的繁華一樣,90年代後,這一批日本人也只能隨著大勢一起陷入深淵。1991年開始,破產的日本人為了生存,只能變賣以前購買的商品,以至於日本的二手專賣生意異常火爆。

曾經被日本人瘋狂買進的奢侈品,通通成了二手商品里的熱門物件——大品牌的鞋包、首飾、古董,甚至有些拍賣到手的名畫還沒拆封就又被轉賣了。

在家庭破產的同時,日本的離婚率也迅速飆升。那些曾在中產家庭生活而後離婚的中年婦女,只能靠皮肉生意過活。不少女畢業生在大蕭條的經濟形勢下找不到工作,也只能選擇這個來錢快一些的行業。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政府已經無力管轄,日本的色情產業迅速崛起甚至可以說是猖獗,黑幫業抓住機會擴大規模,大肆兼并企業和社團……對日本人而言,那場泡沫破碎的一刻,已宣判了一生。餘生長恨綿綿。

很多年後,到中國旅遊的日本老人,指著上海人民廣場的高樓說,這樣的大樓他曾有許多棟。那些在陸家嘴衣冠楚楚的年輕人,一如當年的東京銀座。有趣的是,日本最先學的西方國家是德國,而德國的黑格爾說:

“人類從歷史中所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記取歷史教訓。"

——轉自《阿波羅新聞網》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