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梓而知禮,周公長子伯禽將魯國治理成「禮儀之邦」

文/旋子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19日訊】伯禽,姬姓,名禽,尊稱禽父,「伯」表示其排行第一,為周文王姬昌之孫,周武王姬發之侄,周公長子

周公制禮作樂,集周禮之大成,並身體力行。《論衡譴告》篇曰:「康叔、伯禽失弟子之道,見於周公,拜起驕悖,三見三笞。往見商子,商子令觀橋梓之樹。二子心感覺悟,以知父子之禮。」

康叔名封,為周公同母幼弟,與周公長子伯禽年歲相當。西漢劉向雜事小說集《說苑卷三建本》等古籍中就有上面「三見三笞」的故事:

周公像(公有領域)

康叔封與伯禽拜見周公三次,被周公痛打三次。康叔心裏害怕,帶著伯禽一起去請教當時的賢人商子。商子說:「南山的陽面有橋樹,你二人何不一起去看看呢?」二人去南山之陽察看,只見橋樹高大、直立、昂首,回來後告訴商子,商子曰:「橋者,父道也。」又對他們說:「南山的陰面有梓樹,你二人何不一起去看看呢?」二人又去南山的陰面察看,只見梓樹低矮、肅立、俯首,回來後告訴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商子以橋、梓二樹釋父子之道,使二子明父子之禮。第二天,二人拜見周公,入門而趨(小步快走),登堂而跪。周公讚許他們得到了君子的教誨,曰:「君子哉!商子也。」

武王伐紂,破殷滅商建周,遍封諸侯,封弟周公旦於少昊之墟曲阜,曰魯。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崩,成王少,周公「卒相成王」(最終留下輔佐成王),而使其長子伯禽代就封於魯。[1-2]

明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中繪製的周武王:「愷悌君子,人之父母。」(公有領域)

周初分封了很多諸侯國,魯國排位第一[3],是周朝最重要的封國之一。早在遠古時期,魯地便是人們的聚居區,文化、歷史悠久。周朝時,魯國獲得的賞賜最豐厚,並擁有運用天子禮樂的特權;又因其位於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曲阜,絕大多數是平原,土地富饒,水源充足,因此,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畜牧業和蠶桑業。

周公希望伯禽不負眾望,能擔此大任,禮賢下士,任人唯賢,把魯國治理好。伯禽臨行前,周公諄諄告誡伯禽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2]意思是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的了。然而,我洗一次頭多次握起頭髮,吃一頓飯多次吐出嘴裡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就這樣還怕失掉天下的賢人。你到魯國之後,千萬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有國土)就驕慢於人,就怠慢、輕視人才。」

史記(公有領域)

後來用成語握髮吐哺、周公吐哺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廣納賢才。

周公還繼續勸誡伯禽道:「我聽說,德行寬裕,守之以謙恭有禮者,必定榮耀;封地遼闊,守之以簡約節制者,必定安定;官職顯赫,守之以謙卑恭順者,必定高貴;人多兵強,守之以威嚴敬服者,必定勝利;聰明睿智,守之以大智若愚者,必定明智;博聞強記,守之以才疏學淺者,必定智慧。以上六點都是謙虛恭謹的美德。能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皆因擁有這些品德。不謙虛恭謹而失去天下,進而身亡者,桀、紂就是例子。你能不謹慎重視嗎?」[4]

周成王封伯禽為魯公後,召見他並告誡他說:「你知道做人主的道理嗎?凡是身居高位的人,一定要更加恭敬的對待下屬,聽從有德之人的忠言勸誡,必須大開暢所欲言的進諫大門,謙退克己、恬淡寧靜,讓下面的人感到有所信賴和仰仗。對於進諫的人,不要用權勢威懾他們,也不要拒絕他們的進言,應廣泛吸收他們的意見,然後選擇值得採納之言。作為人主,如果只懂文治而無武功,就沒有什麼可以用來威懾臣民;只有武功而不懂文治,臣民就會害怕而不親近你;文治武功並用,威信與德政才會建立。威信和德政建立,臣民就會親近你和服從你,正派高尚之人會順利升遷上來,姦猾諂媚之人也會被貶逐在下。這樣,進諫者就能得到舉薦,忠心誠信的人也就會聚集在你的身邊。」伯禽向成王拜了兩拜,接受封命後辭別而去。[5]

伯禽的伯父管叔鮮、叔父蔡叔度、霍叔處等人不滿周公旦攝政,聯合紂王之子武庚等商族殘餘勢力以及徐國、奄國等東夷外族,合兵勤王,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伯禽到任之初,當時的淮夷、徐戎等也聞風興兵作亂,前來攻打魯國。伯禽率軍到達費邑抵禦叛軍,並親自作《費誓》(《尚書費誓》)以嚴明軍紀、激勵士氣。在齊軍(齊國為姜太公封地)的支援下,不久,魯軍和前來支援的齊軍與叛軍呈戰事相持局面。

周公出師東征(平定宗室三監叛亂和向東開拓疆土),三年後戰事平息。周公殺了管叔和武庚;流放蔡叔;廢霍叔為庶人,將國家勢力擴展至東海。周成王將商朝遺民六族及舊奄國的領土和國民賜給伯禽,並送他許多典冊文物、寳器儀仗。三監之亂平定後,齊、魯、週三支軍隊聯合,又經兩年苦戰,最終擊敗叛軍,安定魯國。

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平定徐戎叛亂,堅持用周禮治國,因此,魯國在他的治理下,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政治經濟穩定,奠定了周朝在淮河以北和東部地區的統治。

頗有意思的是,齊國與魯國同為東方大國,但姜太公在齊國的治國之道卻與魯國大不相同。《淮南子•齊俗訓》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太公與周公受封後,曾見面討論治國經驗。周公說:「(我治理魯國要)尊重德高望重的人、親近自己的親人(尊尊親親)。」太公聽後說:「魯國從此要衰弱了。」周公反問太公何以治齊,太公說:「(治理齊國)我要舉薦賢能,崇尚功績。(舉賢而上功)」周公聽後慨嘆:「齊國後代一定有被篡奪弒殺的君主。」

果然,齊國此後雖有齊桓公春秋首霸,但傳至二十四代時國政被田氏篡奪;而魯國雖國勢漸衰,仍延續到三十四代亡國。雙方對於兩國的預測都很準確,難以斷言高下之分。足見崇文與尚武之道各需張弛有度,所謂禍福相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祖先留下的每一份智慧,對後人都是彌足珍貴的財富。

注:
[1].《史記周本紀》
[2].《史記魯周公世家》
[3].《國語魯語(上)》
[4].《韓詩外傳卷三》
[5].《說苑卷一君道》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