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鵬:大豆和美聯儲共同摧毀了一場心照不宣的拖延戲

一推催人城,再推動人國。8月1日川普再次發揮了他的推特威力,美股三大指數閃崩,中國大陸A股半日蒸發一萬億,而由於中共信息封鎖,絕大多數可憐的韭菜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在中共商務部和白宮前一天先後發布公告,樂觀的宣稱上海回合的談判取得了「建設性進展」之後,川普依然宣布9月1日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而且拒絕提前通知北京,這出乎絕大部分分析人士的意料—-但是不包括一些中國大陸出來的海外政經觀察人士:他們深諳中共的本質,從來就不相信它會兌現承諾。

最近二個多月各種信息顯示,川普實際上原本無意在大選之前使事情激化,但在中共對大豆問題的愚蠢禁運的刺激和在美聯儲降息的大背景下,川普還是力排眾議,做出了最後強硬的決定。

心照不宣的拖延
5月初,中共對於4月底達成的初步協議全部「悔棋」之後,川普先後放了兩個大招:宣布把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關稅提高到25%,簽署了禁止「對手」國家的設備進入美國通訊市場,隨即商務部把華為加入了黑名單。但是此後的動作,在外界看起來,川普是前所未有的瞻前顧後。

從5月底開始,川普就不斷的在推特和記者會上隔空喊話,要求與中共對話,繼續談判貿易協議。與此同時,他宣稱可能放鬆對華為的部分限制—而幾天前這被他視為不可動搖的國家安全問題。

6月13日,包括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和 Costco、Target等在內的600多家美國企業聯名給川普寫信,要求他停止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因為這已損害到這數百家美國企業和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7月3日,100名在美國熟知中國和亞洲事務的人士聯署了題為《中國不是敵人》的公開信。而這些被稱為擁抱熊貓派的人,正是美國過去對華政策的制定者或重要影響者。人權組織「公民力量」創始人楊建利一針見血的指出這些人的投機性是受到了川普的影響:他們在過去3年中並未公開為中共發聲,是因為發現了川普的強硬;而這次寫公開信,則是認為川普「在大阪和習近平見面時在貿易戰問題上表現出的那種退讓,尤其在華為問題上的退讓」,以為他們40年來主導的政策還有可能起死回生。

而川普的猶豫不決,則有對美國經濟下行的擔心,資本市場穩定和2020大選的考量,更深層,則是美國與中國經濟和金融上存在過深的聯繫,過快過大打擊中共也會導致美國損失過大,所以需要脫鉤(decoupling),而這需要時間。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中共想以拖待變,川普也想拖延。

事實上,中共也看出了川普的瞻前顧後和拖延計劃,這是最近幾週中共黨媒、CCTV和外交部用前所未有的用侮辱性的語言密集攻擊川普和他的團隊的原因。

為什麼是大豆
G20一結束,川普就興高采烈的宣布習近平同意大量購買美國的農產品,而美國答應暫停加征3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雙方在此基礎上繼續談判。美方其他參與談判的高級官員也證實了中方有類似承諾。

此後,川普一直念念不忘,在推特上不斷的敦促中國購買農產品,卻基本上不再提結構性改革,這其實也是從側面證明川普短期內對於達成貿易協議已經沒有期待。

七月份,川普政府還對110種中國輸美產品豁免了加征的關稅,並冒著美國國會的批評,推動對華為部分解禁,還在白宮召開了美國高科技企業的相關會議。無疑,這是釋放善意,希望中共能夠在他唯一期待的購買農產品上做出實際性行動。

然而,中共把川普的讓步看成是為了大選的軟弱,於是在購買大豆問題上強硬抵制,終於把一場本來雙方心照不宣的拖延戲搞砸了。

中共方面一直否認曾經和川普有過關於購買農產品的承諾。7月18日,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月初向美國購買了5萬噸高粱,但是同時取消了9853噸大豆的訂單。7月21日,中共官方報道召開了多家中國企業討論購買美國農產品和取消農產品加征關稅的問題,7月22日,中共官媒報道,這些企業向美方「詢價」。

然而事實證明,中共口號喊得響,卻基本沒有行動。

8月1日,路透社從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獲得的數據是,在截至7月25日的一週內,一家中國企民企購買了6.8萬噸美國大豆,由於採購量不大,8月1日大豆價格依然下降。

中國大豆90%需要進口,每年進口量8000-9000萬噸,即一個月需要購買數百萬噸。也就是說,在自己不能自給的情況下,購買美國大豆本來只是一個順水人情的事,如果抱著商業合作的態度,完全可以正常購買一些,讓川普高興,還可以趁機向川普要條件。然而,顯然,中共方面實際上卻採取了禁運模式,目的就是要打擊川普的軟肋!

雪上加霜的是,應該是看準了川普也願意拖延,中共這幾個星期對美國叫罵不斷。一會兒指責美國歪曲中共的信仰自由政策,一會兒說美國是香港動亂背後的黑手,一會兒罵彭培奧如何如何,一會兒罵美國是「攪屎棍」。中共還高調和俄羅斯聯合軍演,甚至侵入了韓國領空,更宣布購買俄羅斯大豆和加強農業合作。這已經是擺明了公開耍弄川普。

於是,一直把對支持他當選的農民的承諾看得無比重要的川普,終於忍無可忍了。

太極美聯儲和美麗的低通貨膨脹數據
與此同時,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上漲幾個月來持續在低位運行。這證明了貿易戰之初,大部分經濟學家和美聯儲官員們最擔心的通貨膨脹並沒有到來,也就是說,加征的25%關稅,大部分通過被中國賣家消化等方式被吸收了,並沒有轉嫁到美國消費者頭上。

川普和美聯儲之間存在著根本矛盾,而不是像外界想像的那樣只是川普對鮑威爾看不順眼。

作為一屆不思進取的美聯儲,在央行的主要目標—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抑制通脹中,實際上對川普的3%、4%、5%的更高經濟增長的執政目標根本就不感興趣,他們認為保障經濟增長接近3%以及通貨膨脹率別超過紅線就足矣了。因為在Obama政府後期,美國的經濟學界已經普遍接受了美國GDP增長率2%左右的新常態,他們至今對於川普減稅和放鬆管制,能否再現里根經濟輝煌充滿懷疑。

目前,美國的失業率雖然看起來數據優美,處於過去50多年的最低點,但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顯然志不在此。因為,這一數據實際上有一個bug。美國失業率=實際就業人數/願意就業人數,可是第一不願意工作的其實很多是被動不能工作的,第二實際就業人數裡面把小時工也計算在內,這兩個都存在經濟問題造成的被動的失業。而要讓更多人脫離貧困或收入增長,川普顯然需要更大的經濟增長速度。而這是美聯儲不感興趣的。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週三的新聞發布會上,繼續打起了太極,拒絕承認這將是加息周期結束和降息周期的開始,但好消息是,這是美聯儲十年來第一次降息,雖然不及川普期待的數據大。

而通貨膨脹的持續低迷,給了川普更大的加稅的底氣。於是,一場大豆引發的破局,開始了。

最新消息是,在沉默一段時間之後,8月2日下午,中共黨媒新華社和外交部出來規勸美國「糾正錯誤,回到通過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的磋商解決問題的正確軌道上來。」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這次加稅並不是川普全面遏制中共戰略升級的終點。

——轉自《希望之聲》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