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北京因派兵香港起內訌 港警「未來一哥」受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8月11日訊】香港反送中在持續發酵,被視為「未來一哥」的香港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因被揭露策劃黑幫血洗元朗事件,遭香港廉政公署調查。有知情人說,鄧炳強事件背後,反映了中共兩派勢力,在是否出兵香港的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負責香港警隊行動部門的香港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一直被視為受到栽培並將成為下任警務處長的熱門人選。日前有媒體披露,香港廉政公署已經啟動對其調查。警方被指控其在元朗事件中未能及時趕到現場保護公眾免遭暴徒襲擊。

對此,香港網路電台主持人方德豪8月10日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說,香港警隊已受中共控制指揮,鄧炳強能否擔當「未來一哥」的重任將受影響。

方德豪認為,鄧炳強事件背後也反映了中共兩派勢力在處理香港問題存在嚴重分歧。

他說:中共駐港部隊尚未確定是否介入香港問題的檔口上,鄧炳強處境微妙。如果駐港部隊真的在香港執行戒嚴的話,根據現時的機制,駐港部隊是受到鄧指揮的。而鄧涉入性賄賂案對此會有影響,如果他將來執行戒嚴影響他的威信和認受性。

方德豪分析說,在香港問題上不管是否出兵,或是否實施戒嚴,其實現在中央似乎都是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鴿派,另外一種是偏向鷹派。

他認為,以習近平為代表的太子黨,他們現時要為中國經濟負責,而且太子黨與香港的利益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他們是不太傾向於出兵和實施戒嚴。但另一股力量,以韓正為代表的所謂的江派可能傾向於強硬態度。

方德豪表示,最近一連串的動作,包括廣東湛江軍演、駐港部隊恐嚇香港等,這些到底是他們打心理戰還是為出兵香港做準備,值得繼續去關注。

香港警匪勾結證實

截止8月11日,香港市民大規模「反送中」行動已經持續兩個多月。在此期間,港警數次開槍清場,導致現場猶如戰場,並造成大量年輕人流血及被捕事件。

尤其7月21日,43萬人反送中大遊行結束後,警方以催淚彈、布袋彈在上環進行暴力清場。與此同時,在元朗有大批白衣黑幫拿木棍和藤條四處追打市民,連地鐵車廂的民眾也遭襲擊,包括孕婦和媒體記者、民主派議員,有的頭被打破,血流滿面。

混戰中有市民打電話向警方求救,但報警電話999無人接聽,近3個小時不見警察蹤影,最後姍姍來遲的警察也未抓一人。當晚至少有45人受傷送醫,港人形容這是「警匪勾結,香港最黑暗的一天」。

網上流出的視頻顯示,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曾在現場向一群白衣人豎起大拇指,並與黑幫握手合影,贊對方是「英雄」。還有民眾拍到香港警方與黑幫互動的畫面,之後,此類事件接連不斷。

鄧炳強與何君堯是結拜兄弟

日前一群自稱熱愛香港的警務人員,在香港連登論壇發出一封匿名公開信揭露,鄧炳強與元朗黑社會、鄉紳勾結,在「元朗事件」中故意製造「無警時分」,任由黑道橫行打壓民眾。鄧與何君堯是結拜兄弟。鄉紳為鄧提供食、色、性服務,應有盡有。

香港警隊中也被揭露混入中共武警或防暴特警。日前,香港浸大教授高敬文引述消息來源透露,約2000名中共警察已混入港警中,香港警隊直接聽命於中聯辦。

該消息雖然無法確認,但高度符合外界的普遍猜測,即中共可能早已派大陸武警或防暴特警混入香港警隊,負責執行暴力鎮壓港人抗議的任務。

此前多方網絡消息稱,中國各地在抽調武警或公安,祕密趕赴香港「執行任務」。而「香港警察」在鎮壓港人時也不再出示警號和警員證,並做出了攻擊記者,群毆示威者,強扒女性內褲等等疑似中共軍警的惡劣行徑。

紅二代:曾慶紅的人馬在行動

有專家分析,反送中系列運動下,因林鄭的港府近似癱瘓,起決定作用的中央政府因高層博弈,令香港局勢更加混亂,已處於十字路口的香港很可能因此失控。

北京紅二代告訴大紀元,現在香港亂得不行了,有利於反習近平勢力。因為習前5年執政為了保政權而打反腐牌,在黨內樹敵眾多。有些人想通過這個運動製造事端,逼習犯錯誤。希望北京下命令開槍,搞一次香港六四。

他說,有人鼓動武力解決、動用部隊、實施軍管,這些都是幫倒忙。對這一招,習心裡看得很清楚,要求三條:「不准流血、不准動槍、不准動用駐港部隊」。

紅二代認為,曾慶紅當年在香港培植了很多的中共地下黨,這部分人如今仍在曾的掌控之中。在此輪反送中運動中,都有曾慶紅特別安插進來的人馬,他們的介入令香港局勢更加動盪。

他強調,香港的事情複雜就在這,中共黨內兩大派系還在較勁、較量。

據報,現任警務聯絡部部長是中共公安部前國保局長李江舟,其工作中心任務一直是「維穩」;專責港澳事務的江派常委韓正更是兩度南下坐鎮深圳;據稱是曾慶紅表外甥的中共政法委書記郭聲琨也於2日南下深圳,直接對香港「部署工作」。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范銘)

相關鏈接:網傳林鄭月娥急病請辭 此前多次請辭痛哭
相關鏈接:習近平遭「埋刀設伏」?專家揭香港事件內幕
相關鏈接:韓正「七一」前密赴深圳 香港大遊行震驚中共
相關鏈接:習近平又挨一刀?韓正點燃香港怒火內情曝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