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痛批晚清奸臣連仕三朝 疑影射王滬寧遭速刪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9月09日訊】中共統治內憂外患,已呈末日景象。日前陸媒刊出一篇學者舊文,借晚清吏治諷刺當今中共官場亂象,其中特別提及一名晚清官員,儼然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的寫照。文章只刊登一天就被刪除。

9月5日,陸媒《今日頭條》翻出6年前一篇討論晚清吏治的文章,但一天之內就被刪除。此文內容來自中共紀檢監察網,原載於2013年9月的《人民論壇》,標題為《清代嘉慶道光時期的吏治危機》。但陸媒重發標題改為《官場腐敗、奴才得志、酷烈虐民…卻又粉飾太平,吏治危機讓統治岌岌可危》,借古諷今意味更濃。

文章開篇就說,嘉慶道光時期的吏治危機,已經全面而嚴重的侵蝕著大清王朝,使大清的統治岌岌可危。文章隨後還指出,吏治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問題。

文章解釋說,吏治危機,是指吏治不但極其腐敗,而且極其無能。腐敗不僅僅是個別的貪污受賄、徇私枉法,還表現在官場道德的整體墮落、全面而嚴重的官場道德危機。無能不僅僅表現在官員不想幹事,幹不了事,還表現在昏庸、平庸和無知者充斥官場,奴才充斥官場,出現了官場人才危機。

文章第一部份內容首先講官場道德危機。大清官場本來具有儒家的道德準則,包括仁政愛民、忠君愛國、廉潔奉公、公明勤儉。但後來在官場表現的卻是貪污腐化、酷烈虐民、欺騙蒙蔽、消極怠工和漠視民生等。文中特別提到,腐敗是專制政體下官場的一個毒瘤,清朝後期到了無官不貪、有吏皆污的程度。

文章第二方面講的是晚清官場酷烈虐民,指官員拋棄了仁政愛民的為官準則,私創非刑和廣設班館瀰漫全國,其殘酷性暴露無遺,酷烈虐民,草菅人命,反映出此時嚴重的司法腐敗。當時私創和濫用非法酷刑的情況遍及全國,令人觸目驚心,毛骨悚然。

文章提還到,此時的官場還有一大弊端就是欺騙蒙蔽,官場層層欺騙,下級騙上級,一直騙到皇上。其中,欺蒙的一大表現是粉飾太平,大多數官員不深入了解實情,虛文往來,敷衍塞責,專做官樣文章;另一個表現是官官相護,官員互相庇護,互為羽翼,共同欺矇皇上,這種風氣使社會呈現出陰陽兩面性:陽面的制度條文成了官樣文章,而陰面的互相庇護關係才是萬應靈丹。

文章的第三方面內容,是說清嘉道時期官場中,有才有德的官員多以悲劇收場,得志的大多是一批奴才、庸才甚至貪才。其中還提到書吏的權力膨脹和差役的橫行霸道。

文章亦提及,嘉道官場上好官不得志,必然生出另一類官員,其一大特點是八面玲瓏,圓通浮滑,另一個特點漠視官場道德,好歹彌縫彌縫為妙,又要天衣無縫。如此,任憑宦海浮沉,也可穩坐釣魚台。

文章特別提到這種類型官員的一個典型角色曹振鏞,他歷事乾隆、嘉慶和道光三朝,遍歷要職,官運亨通,最後官至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備受恩寵。這種例子在中國歷史上都罕見。而他官場「成功」的秘訣就在:小心謹慎,遇事模稜;多磕頭,少說話。

文章所舉晚清官場亂象的實例中,除了嘉慶年間的殺官滅口案之外,曹振鏞是唯一一個提及姓名的官員,並且給予很大篇幅來描寫,被指別有用意。有外媒評論,中國文人歷來就擅長用影射手法來借古諷今,這篇文章令當局感到恐慌的原因,其中一個就是不點名「侮辱」了一名現任中共政治局常委。

和曹振鏞類似,王滬寧歷經中共紅朝江、胡、習三代黨魁,最後被習近平重用,權勢熏天。王滬寧本身是炮製中共理論的「政治化妝師」,先是為江推出所謂「三個代表」,後來是胡的「科學發展觀」,而習的「中國夢」和「習近平思想」,也是出自王滬寧。

王滬寧能夠經歷三代不倒,早有知情人透露,其秘訣就是:謹小慎微、唯命是從,善於察言觀色、揣度迎合上意,這是王滬寧做人的準則。

美媒文章指,王滬寧善於出陰招損招,在美中貿易戰中,越位主導以毛左意識形態指導中共策略,頻頻拋出文革式口號,雖然這一套連連讓當局受挫,但王仍然在中南海大行其道,似乎除了國防無所不管,幾乎成了習的國師監軍和中南海真正操盤者。

(記者谷珄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