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無家可歸者遇襲 民眾促市長擴增住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0月19日訊】在紐約市中國城有5位無家可歸者遭受致命襲擊後,週五,紐約市府官員和權益組織,呼籲市長白思豪採取措施,結束不斷增長的無家可歸者問題。

現場民眾:「住房是人權,加油、加油、加油!」

週五,紐約市多個權益組織,在市議會前集會,要求紐約市長盡快採取行動,解決無家可歸者問題。

現場民眾:「我們要什麼?住房。什麼時候?現在。」

本月5號,在曼哈頓中國城,5位無家可歸者受到襲擊,4死1傷,死者包括83歲的華裔郭全(Chuen Kok,音譯)。案件也再次引起人們對無家可歸者問題的關注。

紐約州眾議院 牛毓琳:「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無家可歸。目前的住房價格相當昂貴,難以維持在紐約的生活。」

據美國住房與城市開發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HUD)最新數據,紐約市約有79,000名無家可歸者,佔總人口的5%,其中又有3,622人居住在街頭。

本週四(10月17日),紐約市議會剛投票通過了市長白思豪提出的,花費上百萬美元新建四所社區監獄,以取代雷克島監獄的提案。集會者批評市長願意出資建新監獄,卻沒有足夠資金,安置無家可歸者。

權益組織VOCAL-NY主要組織者 Jawanza Williams:「這也提醒人們,一切都是政治操作,政治運作才打造出首要的城市預算,這令人非常沮喪。市長白思豪昨天(10月17日)說,大型拘禁時代已經結束,我們在這裡要說,如果我們不解決遊民問題,大型拘禁將永不結束。」

紐約市公義維護人 威廉姆斯(Jumaane Williams):「我們必須對人們生活中帶來挑戰的問題,進行大量的額外投資,實體投資如可負擔住房、支持性住房、許可住房,這些人們需要,又能從起點打破惡循環。」

集會上,人們呼籲市長能有所作為,包括建造數萬套可負擔住房,同時擴大庇護所,改革庇護所的收容程序。

1)採納House Our Future NY組織的建議,到2026年建設24,000套新的可負擔住房,同時為無家可歸者保留6,000間。
2)加速建設15,000套幫助無家可歸者的支持性住房(supportive housing),確保在2025年能夠有7,500套的群居社區(Congregate Housing)和7,500套分散式住房。
3)擴大安全的避難所,改革庇護系統接收流程,對室外或公共場所的無家可歸者,消除立即安置緊急避難所的障礙。

新唐人記者宇亭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