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2.8億中國人,只要生病,只能等死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發達地區國民的物質生活有了明顯的改觀,尤其是先富起來的一小部分權貴,生活奢侈,甚至揮金如土。有人形容,「在微信朋友圈裡,到處都是中國人擠滿各大景點的照片;在國際航班上,每一架客機裡都坐著很多中國人;在世界各地,每一個大賣場裡都擠滿了中國人;在歐美高校課堂裡,也坐滿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給人印象更深的是,近年來中國人成了世界奢侈品市場的主要消費力量,2018年竟買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其中超過七成是境外消費,以至於許多國家包括發達國家的人都覺得,中國人實在是太有錢了。中共的宣傳媒體更是自誇今天的中國已進入盛世!

不過,中國人真的那麼有錢嗎?非也!這一點無需多說,只要大家仔細看看官方公布的收入數據就一目了然了。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收入水平將全國居民等分為五組,各占20%。其中

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6440元,月均537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14361元,月均1197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3189元,月均1932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6471元,月均3039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70640元,月均5887元。

什麼叫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也就是說,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你所有拿到手的收入。

搞清楚這個概念後,再對比上面這組數據,你就會發現,如果你一個月收入超過3039元,就意味著超過了全國60%的人;如果你一個月收入超過5887元,就意味著超過了全國80%的人。你會不會立馬嚇一大跳?

以戶均人口3.2人計,全國低收入的20%的人口,他們的家庭年收入僅2萬元!全國20%的人口規模,就是2.8億人,這可不是小數目。注意,這裡的兩萬塊錢,是家庭年收入的概念,3個人一年的吃喝拉撒住柴米油鹽醋,都靠這兩萬塊錢。由於一個人要維持生存所必須的熱量,每天就必須花10塊錢購買身體必須的糧食以及油鹽,以保持長期的輕度營養不良狀態,低於這個支出水平,就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無從維持生命,這就意味著這種家庭每年要拿出超過一半的收入在維持生存所必須的食物之上,豬肉是肯定吃不起的,至於服裝、教育、醫療、交通等其它各種必須的支出,動輒就是幾百上千,那根本就無從談起了。事實上,這意味著中國有高達2.8億的人口,只要生病,就只能等死,或者隨便挖點草根回來煮點水,號稱中醫藥,作為安慰劑服用。

中等偏下收入的20%的人口,戶均年收入45955元,比最慘的低收入人口也沒好到哪裡去,大致上也就是勉強維持生存的狀態,掙扎能力稍微強點,生病了還能吃一口便宜的藥,大病是不敢有的。

即便是中等收入的20%的人口,一家人的年收入也就是74205元。7萬塊錢出頭的家庭年收入,大致可以維持溫飽,但是要說這就是小康水平,那是談不上的。30塊錢一斤的豬肉,以這種中等家庭的收入水平來說,是不能每天都吃的。哪怕是每天買上半斤肉,那一年也要花5475塊錢,占家庭總收入的比值達到7.4%,這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足以讓這20%的中間收入群體的習慣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們猶豫半天了。

以下是我在知乎上讀到的兩個故事,足以窺一斑見全豹:

「前幾年,我在醫院實習。有一天夜裡,急診室衝進來兩位農民工,一位用左手緊緊握住右手,鮮血直下。一位拿著一個酒瓶,瓶裡泡著半截手指。不用說,手指斷了。我導師說:現在接還來得及,以後手指功能基本不受影響。他問:要多少錢?我導師說:三千左右吧。他愣了一下,說:那如果截掉呢?我導師說:三百。他果斷地說:截吧,不要了。我倒吸一口涼氣。那一天,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弱國無外交,弱者無選擇。』」

「記得大一的時候,同學X躲在被窩裡抽泣,我們幾個捨友都很不解。在我們的再三逼問下,她終於說出了原因:來上大學之前,她處理例假的方式非常原始,從來沒用過衛生巾,上大學之後,她發現我們處理例假的方式,跟她自己完全不一樣,但她羞於啟齒問我們。就這樣長時間不當處理後,她的身體終於出現了問題,所以她非常害怕。聽完她的講述後,我們幾個捨友都驚呆了:『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還有不用衛生巾的地方。』」

可見,多數中國人根本就不是很有錢,而是還很窮。

那為什麼大家會覺得中國人很有錢呢?曹習華教授分析的很有道理,一是因為有錢人具有很強的發聲能力,媒體也喜歡為有錢人發聲,二是由於大部分生活在底層的人沒能力發聲,媒體也很少為他們發聲。

正如一篇文章裡說到的:「十四億人口的中國人,至少有十億從來沒有坐過飛機,有5億人從來沒用過馬桶,有6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到三千……沉默的大多數背後才是真實的社會。他們沒有時間發聲,為了生存需要爭分奪秒。他們沒有條件發聲,不知道怎麼對外界講述苦難的自己。有一道無形的牆把他們隔離在我們的視線之外,讓我們看見了繁華但看不見他們。」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