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戰升級 美將修改簽證給中共記者「對等」待遇

原標題:美國誓言以「對等」方式對待中國官媒機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3月07日訊】美國將限制中國五大官媒機構在美中國籍員工人數的決定持續發酵。中國外交部表示,美方此舉將對兩國關係構成負面影響和損害,並威脅「保留作出反應和採取措施的權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月5日警告說,北京任何限制和騷擾美國媒體記者的做法都將得到華盛頓的「對等」做法。

受到限制的五家中國官媒機構分別是新華社、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中國日報(China Daily)和人民日報。但由於人民日報海外版的美國發行商海天發展公司僅有兩名員工且均不是中國籍,因此暫不受影響。美國上個月已將這五家中國媒體機構列為中國的外交使團。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月2日宣布,美國將對五家中國政府控制的國營媒體機構的中方在美人員人數設定上限,從目前的總共160人削減到100人,並限期這些中國官媒機構在3月13日前履行新的人數限制規定。

蓬佩奧在聲明中說,「我們的目標是對等。就像我們在美中關係其它領域所做的一樣,我們尋求建立早就應有的公平競技場地。我們希望這一行動將促使北京採取更為公平和對等的方式來對待美國和其它駐中國的外國新聞媒體。我們敦促中國政府立即信守其尊重言論自由包括新聞業者言論自由的國際義務。」

分析認為,美方此舉是報復中國驅逐三名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北京指責該報今年2月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的標題冒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一直拒絕正式公開道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質疑蓬佩奧所說的「對等」(reciprocity)。她在推特上發了一條英文推文說,中國有29家美國媒體機構,而在美國的中國媒體只有9家。這條推文還說,中國給美國記者頒發的是多次入境簽證,而美國給中國記者頒發的是只有一次入境的簽證。華春瑩在這條推文的最後說,「美國現在開球了,我們來玩吧」,暗示中方後續將採取反制措施。

華春瑩所說的情況是否屬實?美國出台新的限制中國五家官媒和中國媒體記者簽證新規是否能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所說的那樣實現雙方「對等」和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記者簽證

到目前為止,美國給中國媒體人員及其家屬發放的I類、即媒體類非移民簽證。此類簽證只提供一次入境,但持有者在美停留期限不限。也就是說,只要持簽證者不離開美國,就可以長期在美國居留。但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最新說法,美國即將對中國籍的I類簽證持有者在美國的居留期限加以限制。這一規定將不僅針對五大中國官媒,而是所有持I類簽證的中國公民。

在此之前,美國對中國媒體代表及其家屬發放的I類簽證與發放給其它國籍的I類簽證已有所不同。比如,同樣是I類簽證,韓國護照持有者的I類簽證為五年有效、多次入境。

相比之下,中國的確如華春瑩所說,給外國記者發放一年有效多次入境的媒體類簽證。但那只是理想狀況。目前越來越多的情況是,中國當局把簽證當作「武器」,通過縮短簽證的有效期至6個月甚至更短,從而達到警告和威嚇的目的。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3月2日發布的一份題為《控制、中止、刪除:在驅逐威脅下的中國報道》說,2019年有高達四分之一的外國媒體記者拿到的是不足12個月的記者簽證,而是有效期6個月、3個月、甚至是僅30天的簽證,所涉及到的美國媒體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美國之音。

報告說,這種做法給外國記者的工作增加不確定性。22%的受訪記者表示,他們在中國政府部門辦理簽證續簽或記者證延期時遇到困難。21%的受訪記者認為,他們遇到的困難與他們的報道內容有關。

縮短簽證有效期的做法迫使外國記者在短期內頻繁忙於續簽手續,而這一過程也會影響到記者在中國生活的家人。報告說,這樣的做法對記者構成騷擾(harassment) ,並傳達明確信息—「中國政府不滿意他們的報道內容。」

中國暫時還沒有宣布調整外國記者簽證入境次數,但這一措施很有可能在北京的考慮範圍之內。電子通訊《外國人看中國》(Sinocism)的主筆利明璋(Bill Bishop)發推文說,如果北京把外國記者簽證的入境次數減為一次的話,那將是個「大麻煩」(big hassle)。

除簽證之外,中國的另一項做法是吊銷或者拒絕延期外國在華記者的記者證。中國2月份宣布驅逐華爾街日報三名駐中國記者的時候就是首先吊銷他們的記者證。而在那之前,中國政府曾於2019年9月拒絕給該報一名長期駐華記者王春翰(Chun Han Wong)延期其記者證。這導致華爾街日報無法為這名記者申請記者簽證延期,使其被迫離開中國。王春翰是新加坡公民,他與人共同撰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弟齊明受到澳大利亞執法和情報機構審查的報道。

華爾街日報2月3日刊發的《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評論文章(華爾街日報網頁截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去年有21名中國記者申請美國記者簽證遭到拒簽。但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自2015年以來,累計向中國公民發放了約3000份I簽證,僅在2019年一年就給中國媒體記者及家屬發放了425份I類簽證。

媒體數量及記者人數對比

中國外交部表示,目前在中國派駐記者的美國媒體機構共有29家,而在美國的中國媒體只有9家,其中以新華社、中國環球電視網、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國日報為主。這四大官媒在美國共有160名中國籍僱員。

在美國頒布針對這四大官媒的駐美中國籍員工人數的規定後,這些機構的人數將被迫大幅縮減至100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駐美中國籍僱員的人數上限是兩人、《中國日報》是9人,中國環球電視網為30人,新華社為59人。

有一名了解其中一家官媒在美運作的人士私下對記者透露,美方的限制人數規定將給該官媒機構在美國的運作構成一定負面影響,因為一些人正面臨限期離境。

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美國政府的新政策並非是驅逐中國公民,受影響的中國媒體機構可自行決定是縮減記者人數還是裁減管理人員。

其他在美的中國媒體的中國籍員工不受此新規的影響。

美國國務院表示,目前在中國的美國籍媒體記者共約100人,他們為美國和其它外國新聞機構工作。

政府對媒體運作的干涉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月2日宣布將對新華社等中國官媒駐美中國籍員工人數設置上限時表示,實施這一決定不是基於這些實體所製作的任何內容,也不會對這些實體可以在美國發布的內容施加人任何限制。但他強調,美方希望通過這一行動能夠「促使北京對美國和其它在華外國媒體採取更加公平和對等的態度。」

上個月,美國國務院將五家中國官媒機構列為在美外國使團時也曾強調,新的定性不會妨礙這些媒體機構的報道、播出或開展其它新聞活動的能力。但這些媒體機構現在需要向美國國務院報告各自在美員工的姓名、個人信息和人員流動情況,以及它們是否在美國擁有或租賃房產。

去年10月,美國要求所有中國駐美和訪美使團的人員,在與美國州、地方和市政府官員以及教育機構舉行任何會晤前,都必須提前通報美國國務院。美方表示,此舉也是處於「對等」目的,因為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也需遵守類似規定。但有美國國務院的官員表示,五家被界定為「外國使團」的中國官媒機構可以不必遵守這一規定。

一家有中國官方背景媒體的一名駐美工作人員抱怨,美方近期一系列針對中國媒體的規定令他們感到困惑。他們不清楚美方是否會認真執行這些新規,以及一旦被發現違反了有關規定,其後果是什麼。

2018年,美國司法部曾要求新華社和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按照美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進行註冊。CGTN在去年完成了登記,但表示並不認同美國司法部的要求,該機構是出於非常審慎的態度和本著與美國有關部門合作的精神進行的登記。新華社迄今為止沒有進行登記。

福克斯商業頻道主持人翠西·里根2019年5月30日與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主播劉欣對話(美國之音許寧拍攝電視畫面)

在CGTN登記後,該機構的記者的美國國會記者證被吊銷,使其採訪美國國會新聞的能力受到影響。另外一家中國官媒、英文的《中國日報》早在1983年就已註冊為外國代理人。

與美國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政府對嚴格控制和干涉外國媒體的工作和報道,其目的恰恰是希望能夠影響這些媒體報道的內容。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的報告說,有55%的受訪外媒記者表示他們在華的工作環境惡化。82%的受訪記者表示,他們在報道過程中遭遇過干擾、騷擾或暴力。另有70%的記者報告說,他們知道或相信是由於中國當局採取的行動而導致受訪對象取消或退出了採訪。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月5日表示,他期待北京將對在中國工作的美國和其它外國媒體採取更公正的做法。他說:「在中國共產黨對我們的獨立和世界級的記者施加越來越嚴厲的監視、騷擾和恐嚇的領域,我們將做出回應,以實現對等。」

在美國出台一系列新的限制中國官媒的舉措後,普通美國民眾依然可以收看或閱讀中國官媒在美國播出的電視節目或平面媒體文章,儘管這些報道對美國公眾的影響十分有限。而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美國媒體在中國都遭到屏蔽。

華爾街日報3月4日援引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的話報道,美國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工具來實現「對等」。這名官員說:「但美國允許中國的官方媒體宣傳機構在美自由運營,而美國的普通媒體在中國卻沒有同樣的待遇,現在是時候解決這個問題了。」

——轉自《美國之音》

(責任編輯:雲濤)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