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君臣交鋒之巴圖魯犯上

聖祖仁皇——康熙帝大帝傳記之三

大清王朝從入主中原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據守關外的一方部落,而是萬邦矚目的世界中心。作為眾王之王的大清皇帝,一舉一動不僅決定王朝興衰的走向,更影響著天下格局。然而,清朝入關之初的前兩位皇帝——順治和康熙,都是幼齡登基。康熙帝的即位,能否像他的父皇一樣,平穩走過親政前的學習和歷練階段呢?

康熙鰲拜,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傳奇了。這是少年康熙帝做的第一件漂亮的大事,也是他走向親政的標誌性事件。在後世的文藝作品中,它也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這場智謀與勇力的較量,在歷史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鰲拜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輔政大臣

那四人是有功勛的元老重臣,朕就把國事全都託付給他們。希望他們竭誠盡忠,扶助幼主,佐理政務。——順治帝

(出處:特命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臣,伊等皆勛舊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盡,保翊沖主,佐理政務,而告中外,咸使聞知。——《順治皇帝遺詔》)

二十歲前後的康熙皇帝,清佚名 青年康熙帝朝服像 局部。(公有領域)

順治帝的駕崩、康熙帝的繼位,讓順治十八年(1661年)的新年,變成一個悲喜交加、改變大清歷史的重要時刻。天子登基後,自然是治理國家的第一人,但是如果天子年幼,是無法獨立處理政事的。

既然幼主無法治國,那麼朝廷就會選出特殊的人,或代理、或輔佐天子掌管朝政,也就是「攝政」。歷史上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顧命大臣,如周成王時期的周公、三國時期的諸葛武侯等,他們大多是德高望重的國士棟梁,為了江山社稷鞠躬盡瘁,留下許多佳話。還有比較特殊的一類人,就是垂簾聽政的太后。

按照滿清舊制,宗室諸王負責攝理國家政事。比如順治帝六歲登基時,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另一位親王共同輔政。後來多爾袞一人獨大,一路晉升至「皇父攝政王」,不僅專擅朝政,在各方面用度幾近於皇帝。這一切在多爾袞壯年離世後才扭轉過來。康熙帝的即位,情形和先帝驚人的相似,但是歷史卻不能再重演了。

因而順治帝在遺詔中一改舊俗,確立了顧命大臣輔政的新制度。他們四人分別是:首席輔政大臣、四朝元老索尼,赫舍里氏,正黃旗人;蘇克薩哈,正白旗人;還有兩位鑲黃旗的遏必隆和鰲拜。他們四人都出身皇帝親自統領的上三旗,或是開國元勛、或是名門之後、或是戰功卓著,為開大清創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順治帝的器重。

這四位大臣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對於託孤性質的輔政重任,還是非常惶恐的,擔心遭到滿清諸王貝勒的阻撓。在宣讀遺詔時,他們四人就向宗室成員推辭:「先帝降遺詔,命我四人輔佐幼主。但是國家政務都是由宗室輔佐,我們是異姓臣子,怎麼能擔此大任?還是應該讓各位王爺貝勒共同理政。」親王們趕緊答覆:「先帝知道你們的忠心,這才把國家大業委託給你們,就不要再辭讓了。」

四輔臣這才在順治帝靈位前,鄭重立誓:「臣等發誓,協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不私親戚、不計怨仇,不與宗室私下往來,不結黨羽,不受賄賂。如果違背誓言,願意受上天嚴懲。」[1]其他文武百官也在大殿上立誓盡忠職守,輔佐新皇。

於是,在康熙帝親政之前,清廷正式確立了四大臣輔政制度,他們四人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行皇帝職權,以「輔臣稱旨」的名義行使最高權力。一般而言,四輔臣集體討論出決策,共同向皇帝上奏。康熙帝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聆聽、參與大臣們的奏議,探索處理政務的方式。最後,康熙帝還要向祖母孝莊太皇太后請示。

從確立四大臣輔政到康熙八年(1696年)親政,歷經近八年半的時間,這一過渡時期也稱「輔政時期」。期間,孝莊太皇太后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輔助的作用。她以淡泊名利的心性,拒絕了垂簾聽政的特權;並以超然尊貴的威望,極力支持和輔助年幼的皇孫。

因為有過輔佐順治帝的經驗,孝莊處理政務更加從容,也能夠給予康熙帝更多點撥。然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孝莊對康熙帝的培養,更多的是教誨和勉勵,啟發他領悟帝王治國之道。

孝莊曾親筆書寫條幅訓誡康熙帝:「古人常說,做皇帝難。天下百姓都寄望於皇帝。所以,皇帝必須深切體會『得眾則得國』的至理,要讓四海安居樂業,江山才能穩固。」她更諄諄叮囑:「你要寬容仁愛,溫良恭敬,謹言慎行,勤於朝政,這樣才能繼承祖父輩留下的基業,我才能放心。」[2]

鰲拜擅權

鰲拜、遏必隆因為圈地之事,殺死尚書蘇納海三人,太冤枉了,這樣的事情朕是不忍心做的。他們不僅不該殺,更不該被治罪。——康熙帝

(出處:至於巴圖魯公鼇拜、遏必隆,為圈地事,殺尚書蘇納海、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冤抑殊甚。此等事皆朕所不忍行者,朱昌祚等不但不當殺,並不當治罪也。——《康熙朝實錄》)

鰲拜朝服像。(公有領域)

康熙帝一天天長大,整個國家也在良好的政治制度下平穩運作。但是世事難料,人心易變,輔臣制度雖然杜絕了宗室擅權的弊端,但那四位大臣真的能像誓言所說的那樣,堅守初心,無私地輔佐幼帝嗎?

四輔臣中,最囂張跋扈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鰲拜了。早期的鰲拜,還算是一位赤膽忠心、驍勇善戰的將領。他追隨太宗皇太極南征北戰,戰功卓著,成為其心腹。他擁有滿洲「巴圖魯」(勇士)的稱號,武功高強,據說能把鐵箭射到城門上,十幾個侍衛合力都不能拔出箭來,其彪悍勇猛可見一斑。[3]

鰲拜軍功卓著,排名卻在最後,當然不甘久居人下,逐漸按捺不住爭權奪利的野心。他開始利用職權,翦除異己,意圖打破四臣輔政的平衡。比如,鰲拜早年和內大臣費揚古有仇怨。在輔政的第二年,他就編織一些罪名,把費揚古及其兩子殺掉了。之後,鰲拜日益專橫,開始在朝中培植勢力,他的親戚以及一些趨炎附勢的大臣,比如他的弟弟、侄子,還有大學士班布爾善等人,先後依附於他。

平時議政,鰲拜的態度更是不可一世。他自恃軍功,言行專橫跋扈,令百官懼怕。[4]其他三位輔臣難道不理會嗎?《清史稿》裡說:「索尼年老,遏必隆闇弱,蘇克薩哈望淺,心非鰲拜所為而不能爭。」排名第一的索尼年老多病,第二名蘇克薩哈資歷最淺,第三名遏必隆昏聵懦弱,這三位都不是鰲拜的對手,對他的行為都是敢怒不敢言。

不過,鰲拜最嫉恨的是蘇克薩哈,視他為最大的政敵。蘇克薩哈身為額附之子,受到皇家器重,因而在顧命大臣中的排名僅次於索尼。有意思的是,蘇克薩哈和鰲拜還是親家,本來是最有可能結成黨羽的。可是,蘇克薩哈看不慣鰲拜盛氣凌人的做派,在議政時處處和他作對,兩人的積怨也越來越深。

另外,蘇克薩哈所屬的正白旗,原本是多爾袞統領,和皇帝親領的兩黃旗舊怨頗深,所以蘇克薩哈和另外三位輔臣矛盾重重,本身就處於孤立地位。於是鰲拜便謀劃,利用圈地事件興起波瀾,起到進一步孤立、打壓蘇克薩哈的目的。

早先多爾袞攝政時,利用權勢優先圈占田地,把好的土地分給正白旗,之後才是鑲黃旗,引起兩黃旗成員的不滿。二十多年後,在康熙五年(1666年)正月,鰲拜舊事重提,要求重新分配圈地,果然得到黃旗大臣、甚至是輔臣的支持。但實際情況是,各旗民早已安居,突然遷移只會引發京城的動盪。

因而,正白旗的戶部尚書蘇納海表示反對:「圈地之事已經過去很久了,康熙三年朝廷就規定,不許在民間圈地。所以現在不適合更換圈地。」[5]鰲拜卻一意孤行,以「稱旨」名義,強行頒布換圈地的旨意。此舉鬧得滿城風雨,百姓人心惶惶。

到了十一月,京城附近的地方官也紛紛上疏反對。直隸省的總督朱昌祚說:「如果這是皇帝的旨意,臣不敢越職上奏。只是目睹旗民生活交困,希望立刻下詔停止換地。」巡撫王登聯也說:「自從詔書下達後,旗地待換,民地待圈,大家都不去種地了,土地一片荒涼,希望馬上停止這件事。」[6]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鰲拜就矯詔,將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一同逮捕問斬。他們三人,都是從二品以上的高官,鰲拜説殺便殺,可見心腸之毒、權勢之大。當時的康熙帝,不過十三歲,卻也明白圈地之事關於京城民生,於是特地召見四輔臣詢問此事。由於黃白旗之間的矛盾,除蘇克薩哈沉默不語外,索尼和遏必隆也同意將蘇納海三人治重罪。

理性的少年天子,認識到事件的嚴重性,始終沒有同意鰲拜的主張。但是權臣氣焰囂張,仍然假借天子的名義,草菅人命。三人的死,讓康熙帝萬分痛心。直到四十年後,康熙帝向群臣回憶此事,仍然稱他們「冤抑殊甚」,惋惜和痛心之情溢於言表。

不動聲色

鰲拜枉稱顧命大臣,卻一意竊弄權柄,把持朝政。——康熙帝

(出處:蓋康熙誅鼇拜詔,亦有「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等語。——《十葉野聞》)

康熙帝親政後,延續了在乾清門「御門聽政」的傳統。圖為乾清門牌匾。(Wikimedia Commons)

鰲拜對下掌握生殺大權,對上更是傲慢無禮。他見年幼的康熙帝仁厚寬和,漸漸不把康熙帝放在眼裡,常常直呼他為「小孩子」,甚至出言不遜。

根據筆記小說記載,有一天鰲拜準備奏事,看到康熙帝讀儒書,很不高興,就不客氣地「直諫」:「根據我大清的制度,皇上應該多讀喇嘛經,而不是儒生的書。」康熙帝笑著說:「此一時彼一時。大清入主中原,卻不讀孔子的書,沒有這個道理。朕認為三教平等,不分高低,愛卿為何見識不廣呢?」

鰲拜卻憤怒地說:「皇上剛親政,就拒絕臣的忠諫,臣還敢問國事嗎!」說著,他拂袖就要告退。康熙帝仍然溫言安撫他:「朕不是拒諫之君,讀書也不是什麼壞事。愛卿應平心而察。」鰲拜還是不依不饒:「皇上,請把臣的話交由諸臣討論。假如臣的話有什麼謬誤,臣願以死謝罪。」康熙帝知道他性情驕縱,也不計較,一笑了之了。

還有一次,鰲拜請求加封家族裡的一位前輩,理由是他在跟著太宗皇太極征朝鮮時立下大功。康熙帝回絕說:「不是他的功績不顯赫,而是先帝對他的恩賞已經很優渥了。怎麼今天還要請封?朕不敢逾越先皇的定例,請愛卿自重。」鰲拜不肯奉詔,還在大肆申辯。康熙帝心中對他的跋扈無禮很是厭煩,但是顧全他顧命大臣的顏面,還是平靜地安撫他:「朕另有旨意,愛卿不必過於勞心。」鰲拜卻立即謝恩,自以為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可見其蠻橫擅權之甚。[7]

和桀驁不馴的鰲拜相比,康熙帝表現出了超乎年齡的睿智和涵養。哪怕在生死考驗面前,康熙帝依然能夠不動聲色,化干戈於無形。

筆記小說中還記載了一件事,說鰲拜有一天稱病不上朝,康熙帝親自去他的府邸看望。來到鰲拜的寢室後,有個警惕性很高的侍衛看到鰲拜臉色不對勁,立刻衝到他的床榻前,揭開席子,床上赫然露出一把匕首。就在這尷尬且危急的情況下,康熙帝卻淡淡一笑說:「刀不離身,是滿州的舊俗,不足為怪。」説罷從容回宮。[8]

表面上,康熙帝對鰲拜,不露喜怒,步步退讓,其實他是在等待反擊的時機。而孝莊和其他輔臣,也在或明或暗地襄助康熙制衡鰲拜,希望康熙帝儘快實現親政,以解除鰲拜的大權。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帝大婚,孝莊為他擇娶名門淑女、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六年三月,康熙帝十四歲,到了親政年齡,索尼就代表四大輔臣,多次奏請康熙帝親政。

起初康熙帝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將奏疏「留中未發」,不久索尼病逝,康熙帝便率領三大輔臣拜見孝莊,定下親政大典。七月初三那天,康熙帝在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慶賀,並昭告天下親政的訊息。之後,康熙帝延續順治帝時期的「御門聽政」制度,正式處理政務。然而鰲拜貪戀權位,繼續干涉朝政,再加上朝中文武百官多出於他門下,皇帝的旨意無法真正施行。

這時,蘇克薩哈作為輔臣之首,也出面佐助康熙帝。他多次向孝莊上奏,表明解除輔臣之職的決心,「晚上歸政於皇上,第二天一早就去為先帝守陵」。[9]一旦蘇克薩哈卸任,輔臣制度就不復存在,鰲拜也就沒有理由繼續獨攬大權了。因而他決定向蘇克薩哈出手。鰲拜利用言論,和他的黨羽極盡羅織編造之能,定下蘇克薩哈的二十四項罪名,要將其凌遲處死並滅門。

康熙帝自然知曉鰲拜的險惡用心,果斷地否決他的奏報。但是鰲拜步步進逼,「攘臂上前,強奏累日」。他在天子面前毫無人臣之禮,更無大將的風度,捋起袖子、揮著胳膊,朝著康熙帝整日咆哮質問,堅持要處死蘇克薩哈。

這是君臣第一次正面交鋒。十幾歲的少年康熙,面對武功高強又驕橫擅權的鰲拜,「堅執不允所請」[10],力保蘇克薩哈一命。但是這次爭論的結果,仍然鰲拜占了上風,將蘇克薩哈滅門。又一次的流血事件,讓康熙帝對鰲拜徹底失望,他不再顧念先帝託孤的情分,開始籌謀滅鰲拜的大計。

點閱【聖祖仁皇——康熙大帝傳記】連載文章。

註釋:
[1]《康熙朝實錄》卷1:順治十八年正月辛丑條。
[2]《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第2集卷40:聖祖母作書,訓誡沖子曰:「自古稱:為君難!蒼生至衆,天子以一身君臨其上,生養撫育,無不引領而望。必深思得衆則得國之道,使四海之内咸登康阜,綿厯數於無疆,惟休。汝尚其寛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儀,謹爾出話,夙夜恪勤,以祗承乃祖考遺緒,俾予亦無疚於厥心。
[3] 《南亭筆記》卷1:鰲拜在清世祖時,即入樞垣,有膂力,嘗挽強弓,以鐵矢貫正陽門上,侍衛十餘人拔之不能出,亦可知其大概矣。
[4]《清史稿》卷249:鰲拜尤功多,意氣凌轢,人多憚之。
[5]《康熙朝實錄》卷17:康熙五年正月丙申條。
[6]《康熙朝實錄》卷19:康熙五年十一月丙申條。
[7]《十葉野聞》卷2:《顧命異聞三則》。
[8] 《嘯亭雜錄》卷1:《聖祖拿鰲拜》。
[9] [10]《康熙朝實錄》卷22:康熙六年七月己未條。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