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找中醫還是西醫?6類疾病看中醫更好(組圖)

文/蘇冠米

生病了,該看西醫還是看中醫?這是讓不少民眾困惑的問題。以下六類疾病,看中醫可能更好。

六類疾病 中醫治療有一套

1. 傷風外感

中醫治感冒特別靈。一般的小感冒,不用吃藥,過兩天就會痊癒。可一旦出現重感冒或流感,往往就需要服藥或者就醫治療。此時,不妨找中醫。

感冒在中醫看來有幾種,一般感冒分為風寒、風熱、氣虛和暑濕感冒,流感則屬於時行感冒,均有不同的藥劑分屬治療。

「一般吃1~3劑,就會痊癒。」中醫師朱雅莉說。

比如夏天容易發生暑濕感冒,表現為發熱和嘔吐、腹瀉、吃不下飯等腸胃道症狀。此時如果吃普通感冒藥,可能並不對症,作用不大。但是,如果服用六一散、新加香薷飲等中藥去暑濕、解表,效果立竿見影。

2. 免疫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包含濕疹、蕁麻疹、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這些疾病都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台北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免疫系統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西醫用藥物治療,很難有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但停藥後,疾病往往會反覆發作。但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治療。

「西醫看疾病,中醫看體質,幫患者把不正常的體質糾正過來」,周宗翰說。

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該疾病主要源自於風、濕、熱等外邪侵襲,袪除這些病邪,疾病就可以好轉。

如果是剛患病不久,關節仍未變形,中醫用舒筋活血的藥物就能改善症狀。若是病情嚴重,關節已變形且吃西藥長達十幾年,中西醫共同治療對患者較有幫助。中醫輔助治療可緩解類固醇等西藥引起的副作用,甚至幫助減少藥量。

濕疹的症狀雖然表現在皮膚上,但真正的源頭卻是體內有異常,應從內部調整。例如體內濕氣重,去除濕氣就可使膚況好轉;若身體容易發炎,改善燥的體質可連帶改善肌膚問題。

中醫能通過調整體質來改善濕疹。(Shutterstock)

3. 內分泌疾病

中醫治療內分泌疾病也是從整體調節,改善患者的新陳代謝功能與內分泌系統。

例如,甲狀腺疾病屬內分泌系統不穩定。而在中醫看來,這多是「肝」的問題。當一個人肝氣鬱結,情緒低落、壓力大,就容易造成甲狀腺失調。中醫的「肝」包含大腦的邊緣系統,主管情緒和內分泌,肝氣鬱結也就是指內分泌系統調節失常。治療時,中醫會用柴胡、玫瑰花、黃芩、香附和鬱金等能疏肝理氣的藥。

月經失調、痛經、更年期症候群、經前症候群、不孕不育、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也與內分泌失調有關。當發現長有子宮肌瘤,西醫是以手術方式切除子宮肌瘤,但許多患者容易復發。而中醫是改善子宮環境,如同改變土壤性質一樣,使子宮肌瘤不再增長;或是使肌瘤縮小,免於手術開刀。

而現代女性由於貪吃冷飲,造成宮寒不孕,西醫普遍沒有什麼解決辦法。但中醫可以通過調整體質、暖宮的方式,使女性再度懷孕。

4. 神經損傷

中醫多元的治療方式,對於慢性疼痛或肌肉神經組織損傷,都可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神經損傷常見有刀割傷、骨折脫位等造成神經受壓、缺血性損傷等。對西醫而言,通過藥物和手術治療並無法完全復原。但中醫可用針灸療法改善血液循環,刺激神經再生,促進修復。

體針、耳針、頭皮針、皮內針,以及放血、針刀、膏方等治療手段,都能激發身體機能,促進神經再生。薰蒸和敷貼用藥則可以舒筋活絡、消炎止痛、放鬆肌肉,而且相對於西藥,沒有損傷肝腎的副作用。

周宗翰補充說明,神經損傷有黃金治療期,在受傷後半年內治效果最好。

5. 過敏性疾病

對於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性疾病,目前西醫只能用抗過敏的藥物和激素治療,而且無法根治,停藥後還容易復發。因此患者常求助中醫治療。

中醫講辨證論治,依據每個人症候的陰陽屬性和外感邪氣的種類,加以辨別分型,然後給予中藥、針灸。這種治療方法可以改善體質,調節免疫力,並且不會帶來藥物依賴性。

患者還可以用食療養生,以及用藥物貼敷調養。常見的是用三伏貼、三九貼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調和陰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三伏貼是在夏天貼敷,養足陽氣,冬天就不容易犯氣喘等病;三九貼是冬天貼敷,避免夏天出現過敏症狀。這兩種貼使用的藥材不一樣,但都能夠讓藥物通過穴位經絡,直達病處。周宗翰補充,三伏貼和三九貼一年做一次、且連做三年效果最好。

中醫用藥物和針灸治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性疾病,不會像西藥一樣產生藥物依賴。(Shutterstock)

6. 亞健康

常感到疲勞、頭暈目眩、睡眠不佳、心情煩躁,或是有口臭、便祕、拉肚子等症狀,但到醫院檢查卻沒有問題,這類情況稱為「亞健康」。

鼎昌中醫診所院長曹永昌表示,這種情況建議找中醫治療。

臟器出現損傷,西醫通過檢測手段看見了,才認為有病。但是中醫通過辨證論治的方法,能夠發現機體不平衡的狀態,並加以調整。

他以拉肚子為例,中醫稱之為「下痢」,是指腸胃功能不好,例如吸收能力較弱,無法吸乾水分,才會出現這種症狀。以補藥調理好腸胃功能,就可以改善。

還有一種病名叫「五更瀉」,就是在早上拉肚子。曹永昌指出,這已不止是腸胃問題,更是腎虛。可針對這些虛的部分去補強、補全。

另外,慢性發炎也屬於亞健康。炎分為三個階段,「火」、「炎」和「焱」。但「胃火」在西醫眼中不是病,「胃炎」才是疾病。中醫認為,當體內只有一個火,如胃火、心火、肝火、腎火時,就要調理醫治。等到發展成焱,就已經是絕症了,連醫生都頭痛,因此治療上要防微杜漸。

一些民眾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吃一陣子中藥後,覺得不太有效就放棄。周宗翰說明,這並不是中醫效果不好,而是與藥材種類、藥物品質和劑量有關。以台灣為例,因健保給付的用藥量很少,病重藥輕,才造成很多患者沒感覺。若改服用需要煎煮的水藥,效果會很明顯,只是這需要自費。

現在有很多治療模式是中西醫共治,可截長補短,減少西藥帶來的副作用。如果民眾不曉得自己該看中醫或西醫,可先向自己信任的醫生做諮詢。醫生視疾病種類、嚴重程度,評估是否需要轉診。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