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小組治國停擺?轉入「地下」有玄機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9月18日訊】習近平上台8年來,成立10多個領導小組委員會,並親自任組長和主任。近年來,這些機構多數「地下化」,開會不公開。分析認為,不管是轉入地下或停擺,都說明習的權力有所搖晃。

習近平於9日主持召開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但公開報導顯示,中央財經委員會自1月3日召開過第六次會議後,並無召開第七次會議,顯然,第七次會議未對外公開報導。

有港媒9月17日分析說,近年愈來愈多的中共中央級專門委員會轉入「地下」,「隱身」幕後,會議不再公開報導。

自2012年習上台後,新設了10多個中央級領導小組,由習本人兼任組長,而這些小組的會議內容,官媒都高調報導,一度有「小組治國」之說。

當時分析認為,這種「小組治國」模式,是習近平為了消除上台時的中共高層「九龍治水,各管一攤」的亂像。

「九龍治水」是指在胡錦濤時期,江澤民為了架空胡錦濤的權力,讓中共九個政治局常委各管一攤。除胡溫外,其他七常委都是江安插的心腹。

習上台後,成立這些小組是要廢掉「老人干政」。官媒也曾高調配合習的反腐打虎運動。到十九大後,這些小組大多改成委員會,曝光度也逐漸下降。

現在僅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深改委)、中央財經委等少數中央級專門委員會的定期會議,還會公開對外報導。

習上台後,新設了10多個中央級領導小組。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這些委員會開會「地下化」,並非全部始於十九大之後。以中央財經委為例,其前身是十九大前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該小組會議首次曝光是2014年6月的第六次會議。

但在黨媒的回顧報導中透露,該小組的首次會議是2013年4月召開,而前5次沒報導。

多數中央級委員會在首次會議公開報導後,便轉入「地下」。例如中央外事委於2018年5月15日召開首次會議,之後再無開會的報導。

分析認為,這些委員會會議的「地下化」,或與外部環境變化有關。一些敏感的會議內容不便公開,連帶這些委員會的領導成員變化亦諱莫如深。

因為現在非常時期,每個小組和委員會開會肯定要談論到共產黨的生死存亡,或者給美國之間的攤牌,面臨的有可能發生的美中大戰,因此閉門開會。

中國問題專家陳破空認為,也許習近平根本就分身乏術,想開會但忙不過來,因為習近平又是總書記,又是軍委主席國家主席,怎麼能忙得的過來。

習近平自上台以來,除擔任中共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外,還兼任10多個組長或委員會主任。有人計算習至少有18個頭銜。陳破空認為應該不止18個。

這些小組極有可能是沒有開會,陷入停頓和癱瘓。他說,這種「小組治國」的模式並非習近平首創,而是毛澤東的發明。毛在位時成立各種小組,是為了踢開中央委員會、政治政治委員會,政治常委,砸爛公檢法,防止黨內奪權篡權。

陳破空說,習近平上台後,在中共大腦王滬寧的鼓吹下去學習毛澤東。現在這些小組和委員會大部分處於停擺狀態。一定程度上也顯示了習近平權利尷尬。

也有分析認為,目前中共高層權斗激烈,習召開的這些小組會議越低調,遇到的阻力越小。但是不管哪種原因,習「小組治國」的目的殊途同歸,都是習集權之舉,而小組地下化或停擺,說明習的權力有所搖晃。

(記者李芸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