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始備戰?各地建公物倉「過緊日子」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0月09日訊】受到中共肺炎疫情及美中關係惡化的影響,中國經濟正步入新一輪危機。最近,中國各地紛紛建立「公物倉」,專家質疑此舉是為戰時狀態做準備,但意義不大。

中共總理李克強、財政部部長劉昆,多次要求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帶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

中國各地政府也都在壓縮開支,長三角地區壓縮經費達七成。同時中國各地政府紛紛出台政策,建立「公物倉」。

據自由亞洲電台10月8日報導,中共國管局3月印發通知,提出在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分級建立公物倉,搭建實體倉庫和資產調劑工作平台。建立部門間資產調劑機制,對閒置、低效的資產統一管理和使用。

報導引述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顧維群的分析認為,此次行政結構的調整是針對中共病毒全球大流行、美中對峙持續升級、台海關係進一步惡化的現狀推出的。

他說,「公物倉」的全面建立,是中央政府加強調配資源以應對緊張局勢的嘗試。這個疫情的發生,使得中共當局有一些考慮,在發生重大的公共衛生災難的背景下,甚至發生戰爭的情況下,中央政府有比較大的資源調配能力。

不過,顧維群也提醒,真正想要提高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節約行政運營成本,需要在體制、司法等方面進行相匹配的改革,同時也應當歡迎來自公眾和媒體的外部監督。

因此在中共現有體制下,現有的「公物倉」改革對解決部門機關裡官員尸位素餐、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並無太大效果。

在中共行政單位有多年工作經驗的獨立學者顏智華,也對自由亞洲電台分析說,建設節約型機關需在節約軍費、宣傳等開支方面作出努力,僅僅節約辦公開支意義不大。

他說,辦公經費在整個財政預算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財政最大的開支是:軍費、警察的開支和對外大撒幣。

顏智華表示,迫於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預算支出緊張的壓力,資源的各級調配無法支援中央應對重大突發事件。而地方財政虧空。有些貧困地區公職人員的工資都拖欠,在戰時狀態下,地方上無錢可調。

根據公開報導,遼寧、安徽、河南等等許多省份都發生拖欠公職人員薪資問題。僅遼寧省康平縣,拖欠公職人員的工資就高達2500萬元人民幣。

儘管各地拖欠公職人員薪資。但大紀元獲得的中共內部文件顯示,各地警察隊伍不需要過緊日子,且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但這也並不代表中共財政真的有錢支撐警察對中國人民的維穩和嚴控。大紀元在稍早曝光中共衛健委的一批內部文件顯示,中共政權的隱性債務危機已經嚴重到公立醫院隨時可能被負債壓垮的地步,而且中共沒有效應對手段。

(記者李芸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