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民主黨人填塞最高法院的後續猜測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Dennis Prager、Tim Groseclose撰文/文蘊編譯

瘟疫如此危險,所帶來的後果就像複利一樣呈指數式增長。

這也是為什麼民主黨人將填塞法院視為兒戲將會毀掉最高法院,隨之而來也將毀掉我們所熟知的美國。

以下是一個合理的猜測:

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被確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這使保守派獲得6位比自由派3位的優勢(或5位比4位,因為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基本上已成為搖擺票)。

之後,在1月,在保留了民主黨占多數的眾議院之後,喬·拜登總統和新近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決定改變這一優勢。國會通過並由拜登簽署一項新的法律,將法院的成員擴大到15人。拜登任命了六名新的自由派大法官,使左派以9比6的多數票獲得了60%的優勢。

如果共和黨重新掌權並且又想獲得60%優勢的保守派優勢會怎樣?

通過代數計算可以看出,要想扭轉民主黨9比6的優勢,他們必須增加7.5名大法官成員。當然,他們不能提名半個大法官,所以他們可能會四捨五入到八個。無論如何,共和黨要想獲得60%的優勢,必須將增加法院的人數增加至8人,而不是民主黨提出的6人。

各方肯定會繼續堅持保持60%的優勢,也就是說,每一次權力的交替,他們都要把法院的規模擴大50%。要注意的是,他們要擴大法院的規模,不是以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以一個固定的百分比。這將會造成指數級增長。例如,如果一方堅持65%的優勢,而另一方效仿,那麼每一次權力的轉換,他們就必須將法院規模擴大86%。

這樣的權力交接會有多頻繁呢?

一次發生在1992年,當時民主黨贏得了眾議院、參議院和總統職位。另外幾次發生在2000年、2008年和2016年。而如果民調正確的話,另一次將在2020年發生。這樣的權力交接大約每8年發生一次,也許會更頻繁。

如果不那麼危言聳聽,假設每10年才換一次。讓我們同樣假設雙方只堅持60%的優勢。

根據這些最低參數,法院每10年將擴大50%。100年後,法院將增長約58倍(1.5提高到10倍),最高法院最終將會有522名法官,而不是9名法官。

當然,人們會想,選民和兩黨會看到這些問題,那麼這樣的增長也就不會繼續。但為什麼不會呢?想像一下下面的情景:在2120年,法院由522名大法官組成(313名保守派,209名自由派)。那年11月,民主黨重新奪回了眾議院、參議院和總統職位。按照先例,他們決定重新獲得優勢,並將法院擴大到783名法官(470名自由派和313名保守派)。

有些選民可能會說:「夠了,夠了。」

然而,民主黨人可以合理地反駁說:(1)「上次共和黨人就是這麼幹的。現在輪到我們了」;(2)「783人真的比522人多那麼多嗎?」;(3)「只有擴大法院的規模,我們才能做一些事情,比如保障婦女的選擇權,確保種族和社會公正。我們真的想為了將法院保持在較小的規模而犧牲這些目標嗎?」

並且此時,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選民會記得法院何時少於40名法官,更不用說只有9名了。他們真的會在意法院再擴大一點嗎?

毫無疑問,這種情況還會繼續不斷重複。

換句話說,如果民主黨遵循他們的許多主要成員的意願(包括州長傑伊‧英斯利(Jay Inslee)、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眾議員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和市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因為《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敦促他們這麼做,實行副總統候選人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在《紐約時報》實施提到的「絕對開放」的主張,實施多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的所主張,我們將不再只有一個立法機構和一個最高司法部門。我們基本上將有兩個立法機構(至少當民主黨任命的法官占據多數席位時,他們將願意在憲法中過多地解讀出左翼政治目標和社會目標)。

眾所周知,這將是最高法院的終結,是政府三個部門之間權力平衡的終結,因此,也是美國的終結。

民主黨會這樣做嗎?鑒於左派破壞任何它所觸及的東西的記錄——最明顯的是大學、中學和新聞業,以及最近的體育和科學——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賭局。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選舉之際一切都處於危急存亡的另一個原因。

原文What Will Happen If the Democrats Pack the Supreme Cour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丹尼斯‧普拉格(Dennis Prager)是全國性的電台脫口秀主持人和專欄作家。

蒂姆‧格羅斯克(Tim Groseclose)是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經濟學教授,他在默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擔任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教授。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