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助消化、改善便祕 4種情況要少吃

文/蘇冠米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03日訊】不同品種的鳳梨,產季皆不同,讓人們可常常吃到它。鳳梨可幫助消化、改善便祕,含有多種營養素,但有些情況下不適合食用。

鳳梨含酵素助消化、高纖助排便

金黃色澤、酸甜口感,讓鳳梨不僅可直接吃,還能做成許多美食,例如鳳梨蝦球、鳳梨炒牛肉、鳳梨炒飯、鳳梨酥等等。

在營養方面,鳳梨含有維生素B群、維生素C、生物類黃酮素、礦物質鉀、鈣、鎂、鐵,以及很知名的「鳳梨酵素」。

營養師李佳蕙表示,鳳梨酵素可幫助蛋白質分解,因此在大魚大肉之後,很適合吃鳳梨幫助消化。鳳梨酵素還可製成嫩精,嫩化肉品,在料理中也常用鳳梨來醃肉,使肉質變軟。

鳳梨的維生素B1、B2雖然含量沒有黃豆、肉類多,但在水果中,它的含量算高。維生素B1可消除疲勞、代謝醣類,及維持神經系統的運作。維生素B2能維持皮膚及黏膜的健康,並強化體內代謝醣類、蛋白質、脂肪,使這些營養素轉化成身體所需的能量,是減肥族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還可幫助鐵質的吸收。生物類黃酮素可對抗自由基,有助減緩發炎反應。

鳳梨還是高水分、高纖維的水果,可促進腸胃道蠕動,防止便祕發生。

鳳梨不能一口氣吃太多 4種情況要少吃或不吃 

酸酸甜甜的鳳梨,會越吃越順口,不過,也因含醣量高,短時間內吃太多會造成血糖波動。同時,鳳梨酵素會促進胃酸分泌,吃過量反而會使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胃痛。

一般建議每日水果食用量為2至3份。李佳蕙表示,鳳梨一份約半碗(直徑約10公分的標準碗),成人每天最多3份(一碗半),糖尿病患者一天2份(一碗)。兒童每日2份(一碗),但一歲以下幼兒不建議吃,因為鳳梨纖維多,也不確定是否會引發過敏。

如果要將鳳梨打成果汁,也要注意份量,否則容易吃進過多的醣。最好是做成鳳梨冰茶,加入綠茶或紅茶,減少鳳梨的用量。

鳳梨中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能協助消化蛋白質,飯後吃鳳梨可解膩、助消化。

鳳梨如果一口氣吃太多,會造成胃痛和血糖波動。(Shutterstock)

在4種情況下,不宜吃太多鳳梨,甚至不能吃:

1. 空腹:肚子餓、用餐前不要吃鳳梨,避免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胃部不適。

2. 患有糖尿病:應適量食用以免血糖升高。

3. 胃潰瘍未痊癒: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應暫時避免食用或吃少一點,因為胃潰瘍是因胃酸造成胃受損,鳳梨吃多會不舒服。

4. 對鳳梨過敏:少數人會對鳳梨酵素過敏,食用鳳梨會出現頭暈、嘔吐、腹瀉、發癢等症狀,嚴重還可能會呼吸困難、休克。對鳳梨過敏的人,一般不建議食用生、熟鳳梨。

另外,吃完生鳳梨後要避免馬上吃熱食、喝熱飲,否則容易引起肚子痛。桃園慈航中醫診所醫師李應達回憶,小時後媽媽告訴他,「吃完鳳梨後,不可以吃熱的食物,包括熱開水,吃了就肚子痛」。有次他做實驗,吃完鳳梨再喝熱開水,過了不久真的肚子痛起來。

吃鳳梨2方法避免「咬舌頭」

鳳梨酵素會使人過敏,最常見的是讓吃的人出現舌頭刺痛感,俗稱「咬舌頭」。而食鹽與高溫都能降低酵素活性。

若將鳳梨當水果食用,可先泡鹽水。但不要直接在果肉上抹鹽,容易攝取過多的鈉。

經高溫煮過的鳳梨,可使酵素活性下降,避免咬舌。用鳳梨入菜,其天然甜味還能減少調味料的使用量。

2道鳳梨料理 減肥又健康

減肥好料理:鳳梨苦瓜雞湯

鳳梨酸甜口感可增添湯頭風味。苦瓜有苦瓜素,可調節體內醣類和脂肪的代謝。鳳梨也有助代謝脂肪,搭配苦瓜很適合作為減肥料理。

材料:土雞腿250公克(約1隻)、苦瓜250公克、鳳梨110公克、小魚乾15公克、薑片5公克、水1500c.c.、鹽適量。

作法:

1. 雞腿洗淨切塊,汆燙去血水備用。

2. 苦瓜去籽切塊、鳳梨切塊、小魚乾洗淨備用。

3. 水煮滾,加入雞腿肉,小火煮20分鐘。

4. 加入苦瓜、鳳梨、小魚乾一起燉煮30分鐘,最後加入少許鹽巴調味即可。

鳳梨苦瓜雞湯可當減肥料理,因鳳梨和苦瓜都有助脂肪代謝。(Shutterstock)

口感十足的菜餚:鳳梨炒木耳

鳳梨本身有甜味,不用再加糖,只要用鹽與烏酢簡單調味就很好吃。因高溫會破壞鳳梨酵素,所以鳳梨不能太早放進鍋內拌炒。

材料:鳳梨110公克、木耳100公克、胡蘿蔔40公克、薑絲10公克、鹽1/4茶匙、烏醋1茶匙、酪梨油1茶匙(可用其它植物油替代)。

作法:

1. 木耳、胡蘿蔔洗淨切絲,汆燙備用。

2. 鳳梨切塊備用。

3. 熱鍋加入酪梨油,爆香薑絲,加入木耳絲、胡蘿蔔絲拌炒,再以鹽、烏醋調味。在快起鍋前,再加入鳳梨拌炒均勻即可。

李佳蕙提醒,糖尿病患者食用這道菜後,餐後的水果要減少半份。但煮成湯就不用擔心,只要別去特地撈湯中的鳳梨來吃即可安心享用。

煮成湯後,鳳梨酵素會大量減少,胃潰瘍患者可以喝湯;但用炒的方式加熱時間短,鳳梨酵素剩較多,就要留意食用份量。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