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家談】重劃7戰場?習的平視與散光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10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週二(3月9日)的《新聞大家談》。今日焦點:重劃7大戰場 習近平的「平視」與「散光」;兩會外交評語有變 中共對外影響力下降;習近平內部講話透反美基點。

【中共兩會推2035規劃 重劃科技戰7大戰場】

中共年度兩會,劃定了未來5到15年,和美國科技戰的7大戰場;這場戰役,中美的優劣勢各是什麼,這場科技戰對於未來的經濟乃至全球政治是否至關重要?習近平在此之際,宣稱已經可以「平視」世界,未來將東升西降,是事實還是誤判?一起來討論。

今年兩會的人大四次會議,重點議程,是「審查」中共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這份7萬多字的文件,是中共未來5年(即所謂十四五旗艦)和15年(一直到2035年)的行動綱領。

草案中宣稱,有7大需要攻克的科技前沿技術,分別是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基因與生物技術、臨床醫學與健康、深空深地深海和基地探測。

美國《華爾街日報》說,這象徵著,中共在與美國的科技競賽中加大了賭注。因為美國也把這些領域,視為科技戰的關鍵戰場。

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最近提議起草法案,主張美國5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的基礎研究。也就是說,中美在同樣的領域競逐。

秦鵬:這七大領域的應用是什麼?為什麼成為科技戰的前沿?國安、經濟、就業?

某種程度上,這七大領域,對中共來說,好像「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2.0版,是不是這樣?

【芯片「新騙」 武漢弘芯爛尾 大躍進落幕】

我們看到中共仍然把「集成電路」當作2035規劃的重點。但能不能實現?我們從一個案例展開分析。

最近在集成電路產業,有一條消息可以說引起全球產業巨頭的注意,就是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今年2月26日正式遣散所有員工,而且宣布沒有復工復產計劃。

弘芯公司2017年11月,由沒有半導體相關行業經驗的龍偉等3人成立,註冊資本20億人民幣,持股90%的大股東是「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承諾投資18億人民幣;另外武漢東西湖區政府的一個下屬公司,持股10%,承諾投資2億人民幣。

一年後該公司就入選湖北省重大專案,甚至挖來了「台積電靈魂人物」,台積電前運營長蔣尚義,來做公司的執行長;而且借著蔣尚義的面子,從荷蘭阿斯麥公司,買來了一台製造芯片的關鍵設備:光刻機;當時,光刻機已經非常難買,一是美國不希望荷蘭出口光刻機給中共,二是阿斯麥公司本身也有嚴格的資格審核機制,要看買家是不是真的有實力有需要;但結果一個月後,弘芯公司就把這台全新沒使用的光刻機,抵押給了銀行,繼續貸款5.8億元。蔣尚義覺得不對勁,2020年想辭職,但收到弘芯公司的律師函警告說,會把所有失敗都歸到他頭上。

蔣尚義最終還是在2020年6月辭職,1個月後,弘芯公司的資金鏈危機正式顯現,當地政府發報告說,弘芯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而武漢東西湖區政府,已經為這個項目投入了可能高達153億元,錢去哪了?弘芯爛尾,到底是缺錢、缺人,還是其它因素?

秦鵬:首先說說,這個弘芯芯片爛尾,媒體發現,弘芯芯片幾名創始人大多是大專學歷,也完全沒有芯片相關的行業經驗,怎麼就能騙得政府投資、蔣尚義入夥,還有不少有經驗的合作公司都一腳踏進這個陷阱?

而且這種「芯片大躍進」最終爛尾的現象,似乎不是個案?失敗的原因有沒有共性?

芯片是「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中共奉行的「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這裡到底有沒有優勢?

【中共劃科技戰7大戰場 美國扶植同類產業】

這還只是評價中共的內部環境,還有外部環境。其實對正常國家來說,高科技產業是全球分工的,大家遵循共同的國際規則,互利互惠,根本沒必要一個國家建一個「高科技全產業鏈的內循環」,整個產業鏈都自給自足、完全不靠其它國家,既昂貴又沒必要。但對中共來說就不同了。原因很簡單,它不想被美國等自由社會箝制。

秦鵬:就以消聲匿跡的「中國製造2025」1.0版為例,為什麼川普(特朗普)政府連出組合拳,一定要阻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這次的2035規劃是否應該引起同樣的重視?中共獲取技術的手法、及對這些科技的負面應用。

「中國製造2025」之前是中共的高頻詞,到2018年6月一紙禁令後就消聲匿跡,可見當時川普政府的組合拳,的確是打痛了中共。現在到拜登政府,哪些做法還在延續,哪些可能被取消?對於中共的影響是什麼?

【兩會對外交評語有變 習近平稱「東升西降」】

今年中共兩會的報告,談到外交,措辭都有所收斂;不過習近平還是信心滿滿,宣稱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

過去2年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宣稱中共「經濟外交、人文交流成果豐碩」;但今年的報告裡,這句話不見了。

2019年報告還提到中共「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但2020年和2021年,都沒有了這個表述。

2020年報告,宣稱中共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到了今年,變成了「堅持多邊主義」。

總體上來說,國務院對外交的概括,措辭是有所收斂了。但習近平6日在出席全國政協聯組會議時說,「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同時,青海省祁連縣最近的一個縣級官員研討班,也傳達了習近平一個內部講話,習近平說,「西強東弱」是存量、是歷史,「東升西降」是增量、是未來的政治判斷;在談到中美戰略博弈時,宣稱「美國是我國(中共)發展和安全最大的威脅」。

秦鵬:從我們剛才的分析,美國在高科技領域,是不是仍有發展優勢?為什麼習近平會做出「東升西降」的判斷?這是不是一個誤判?美國硬實力優勢?和極左危機?

(責任編輯:單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