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前高官:UFO真實存在 技術遠超人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03日訊】「UFO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其使用的技術遠遠比人類的更先進。」美國國防部飛碟研究項目」前主管埃利桑多(Luis「Lue」Elizondo)近日對媒體證實,美國政府收集了許多有關UFO的證據,但沒有告知民衆實情。

UFO的技術遠超人類

近日,埃利桑多接受《紐約郵報》獨家採訪,講述了他在擔任「飛碟研究項目」期間所獲得的UFO的信息。

2008年,埃利桑多進入國防部的飛碟項目,在2010年至2017年期間擔任該項目的負責人。他直言:「我並不是一位UFO愛好者。我是一位調查人員,而我的工作僅僅是收集數據和講真話。」

埃利桑多與很多親眼看見UFO的軍方人士交談過,並看過他們拍攝的現場視頻和照片。他說,最初他只是想對UFO現象找到一個常規性的解釋,可是,他的團隊用盡所有方法,都無法解釋這些奇異現象。他終於相信UFO的存在。

埃利桑多回憶說,當他意識到UFO是真實的存在時,「那是一個神聖的時刻,我在心裡想『天啊,這是真的,現在我們必須做一些事情了。』」

美國國防部「飛碟研究項目」前主管埃利桑多年輕時的照片。(視頻截圖)

根據埃利桑多的介紹,有一些美軍飛行員作證,他們接觸過井字形的不明飛行物,這些不明飛行物在他們眼前瞬間消失。

還有飛行員表示,他們的戰機差點與一種奇怪的、外形是球狀,內呈立方體的不明飛行物相撞。

埃利桑多仔細研究了飛行員提供的雷達和電子光學數據,這些數據顯示,這些不明飛行物在5秒內能夠飛馳69英里,而且以14英里/秒的速度下降。

另一個奇怪的疑點是,這些UFO大多是核設施附近被發現。埃利桑多認爲,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美國航天航空公司的一位科學家戴維斯(Eric Davis)也曾表示,UFO從未消失過。「它們仍然在出現並造成航空破壞,它們會在美軍機的飛行行動中間出現,這非常危險。」

埃利桑多還透露,這些UFO的技術,遠遠超越人類技術。「這些不明飛行物升空的方式,令理性的工程師大跌眼鏡」。

他說,一些UFO以1.1萬英里/小時的速度飛行時,可以迅速右拐,又瞬間掉頭。而美國最高速度2,100英里/小時的美戰機掉頭,可能需要飛越半個俄亥俄州的時間。

UDO示意圖。(pixabay.com)

還有一些UFO可以在地球表面50英尺高的地方,或8萬英尺的高空中飛行,甚至可以潛入水下,但其性能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埃利桑多說:「這些不明飛行物沒有機翅、沒有駕駛艙、沒有控制塔,而且其外部結構上沒有人類設施上常有的鉚釘,甚至沒有明顯發動機推進跡象,然而這些飛行體卻能夠不受地球引力的限制自由飛行。」

他還談到,人體正常情況下可以承受的重力介於爲9重力(Gs)到3重力(Gs)之間,而且只能夠承受短時間的9重力的壓力。美國的F-16戰鬥機在17重力的壓力下會出現結構故障。

然而,這些UFO卻可以在600重力的壓力下正常飛行,這顯然遠遠超出了地球上任何生命的體能限制。

英國國防部前飛碟項目負責人波普(Nick Pope)也曾表示,這說明UFO所用的先進技術,是人類現在遠沒有掌握的技術。

五角大樓承認UFO的存在

有關美國對於UFO的發現,吸引越來越多人的注意力。埃利桑多認爲,美國聯邦機構一直對UFO的存在保持沉默,但這個狀態可能很快就會被打破。五角大樓已經開始承認UFO的存在。

UFO示意圖。(pixabay.com)

去年4月,五角大樓公開了三段「不明空中現象」(unidentified aerial phenomena)的視頻。在這些視頻中,美國海軍的飛機攝像機拍下了以無法解釋的速度移動、並讓飛行員感到困惑的不明飛行物。

埃利桑多表示:「人們對於UFO的興趣水平已經快達到臨界點。我認爲政府官員意識到,如果再隱瞞這方面的事情難度很大。」

美國國防部的「飛碟研究項目」將在今年6月底公布對於飛碟研究的報告。埃利桑多認爲,現在可能是關於飛碟研究的一個轉折點表示。人類目前所了解的東西非常有限,「有些東西就在你眼前,你卻看不到它們」。

他認為人類對于飛碟的研究,是人類的「又一次遠征」,「也許(隨後)我們會意識到,我們認爲是怪物的東西其實只是我們的鄰居。」

今年3月19日,前國家情報總監拉特克里夫(John Ratcliffe)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曾表示,他原本希望在離任前,將UFO的信息解密。

前國家情報總監拉特克里夫原本希望在離任前,將UFO的信息解密。(Al Drago/Getty Images)

他說:「UFO目擊事件比已公開的要多得太多了。」

拉特克利夫坦率地說,「很多東西都是令人難以解釋的……很多物體被衛星地圖捕捉到了。而這些物體做的運動都不是我們現有的技術。」

他表示,「那些運動難以被複製。我們沒有相應的技術,或者在沒有音爆的情況下,以超過音障的速度飛行。」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