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少、肥胖可能是脾虛!3招養好脾 增肌又減肥

文/蘇冠米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6月22日訊】很多人都在努力的增肌減肥,但有時效果不好,在中醫看來,這可能與虛有關。

好不好 看肌肉就知道

為什麼增肌減肥跟脾有關呢?首先,西醫、中醫對「脾」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西醫的脾,是位於腹腔左上方,約拳頭大小的器官,具儲血、過濾血液及免疫的功能,在胎兒時期還有造血作用。

中醫的脾則包含很多器官,例如唾腺、胰臟等,屬於一個消化系統。除了消化吸收功能,脾還與肌肉、血液、免疫、思緒等有關。

馥芊中醫診所院長李嘉菱指出,一個人的脾好不好,從外表就能看出來,「任何一處的肌肉鬆弛就是脾虛,例如蝴蝶袖、雙下巴、腹部下垂等」,肌少症就是脾虛的一種。

現在許多人流行吃蛋白粉來增肌,但脾虛的人因吸收功能受影響,吃東西補強、增肌的效果並不好。

脾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運化食物及水液,脾虛的人無法運化水濕,使身體容易積濕,造成水腫。患者容易在眼瞼、頭面、四肢、軀幹等部位出現浮腫,尤其在小腿前內側最明顯,按下去會凹陷,彈不起來。

李嘉菱表示,外表肥胖可能跟水腫、體內濕氣有關,此時調脾可以幫助瘦身。但是造成水腫的因素不只脾虛,還有其它原因,建議由醫師判斷,依體質去調理。

7類症狀  可能是脾虛體質

脾是後天之本,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若有脾虛體質,可能造成增肌失敗、水腫肥胖,還容易出現下列7種情況。

1. 發生在吃、喝之後的症狀:食後疲倦、想睡覺、心臟無力、心悸、腹脹、想解便等。

因脾主運化(水榖及水濕),脾虛不僅會造成水腫型肥胖,也會使人在吃、喝完東西後,產生上述症狀。

2. 表現在肌肉的症狀:肌肉無力、肌肉鬆弛流失。

脾主肌,肌肉流失屬於脾陰虛,這類人肌少症風險高。李嘉菱指出,許多很瘦的、肌肉不豐滿的藝人,有肌少症的危險。

肌肉的力量不足是脾氣虛,這類型的人因為肌肉無力,也有可能便祕。

3. 空腹時的症狀:頭暈、頭痛、眼花、鼻塞、耳鳴等頭面部症狀。

空腹時若有這些不適症狀,進食後就會改善。因脾主升,用餐後,精微物質(營養)就能布散至頭面。

4. 出血症狀:女性生理期超過7天、流鼻血。

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可幫助氣血運行。脾虛可能導致出血,因為血液無法正常待在血管裡。女性生理期超過7天,流鼻血、皮下出血,或是產婦坐完月子後,伴隨腹部肌肉鬆弛及月經失調,都屬脾不統血的證型。

5. 表現在口腔的症狀:口水過多或過少、常覺得口中特別甜或沒什麼味道。

脾在液為涎,口水過多或過少與脾虛有關。

脾在味為甘,脾虛之人也有可能常覺得口中特別甜,或是口淡,無論有無進食都覺得沒什麼味道。

6. 免疫力變差:常常感冒。

與西醫相同,中醫的脾參予營衛(免疫力)的生成,可抵禦外邪。如果經常感冒,可能是脾虛的表現。

7. 開始失眠:容易胡思亂想、工作用腦過度的人,會出現失眠、消化不良的問題。

在李嘉菱的門診,有些男性患者工作壓力大,時常用腦過度,「我說他們是血虛,對方答:我又沒有月經,怎麼會血虛」。她解釋,脾藏意與志,憂思能傷脾,進而影響造血,形成心脾血虛,造成失眠、消化出問題。

3招養脾 改善肌肉狀況和水腫

脾虛可分為脾氣虛、脾陰虛、脾血虛、脾陽虛,都會造成水腫型肥胖,身體還會依脾虛類型,反應不同症狀。生活中有3大方法能養脾,改善脾虛。

1. 飲食調理

● 脾陰虛:肌肉鬆弛流失、水腫,可喝四神湯改善。

● 脾氣虛:肌肉無力、水腫、邊有明顯齒痕,可服用四君子湯。

● 心脾血虛:舌淡、失眠、水腫,可用歸脾湯治療,還可以一天吃一顆龍眼肉(桂圓)。李嘉菱提醒,千萬不能吃過量,以免火氣大,如有口乾舌燥等上火症狀就要停止。

● 脾陽虛:水腫、吃生冷的食物容易肚子不舒服或拉肚子,多數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例如愛喝冰飲。這類人平時會怕冷,除了用理中湯調理,還可喝薑湯改善,也是出現上火症狀要停止。

另外,任何一種脾虛,都可使用黨參、炒白朮,以煮湯或泡茶的方式來健脾。

藥材份量:煮湯,黨參、炒白朮各3錢,可以再加一些排骨;泡茶飲用,黨參、炒白朮各1錢。

平時也可多吃甘淡食物補脾,例如米飯、地瓜、南瓜。米飯是很好的養脾食物,可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李嘉菱強調,減肥也要好好吃飯,很多患者為了減肥不吃飯,結果過瘦,造成日後想增肌卻失敗。因脾已很虛,變成飯一吃就吐,一口也吞不進去。

還要避免傷脾的飲食壞習慣,例如飲食沒有節制,愛吃重口味,挑食以及飲酒過度。

2. 三餐按時吃飯

早餐:9點之前吃完,因為9點到11點是脾經循行時間。採用168斷食法減肥的人,最慢要在10點半前把早餐吃完。

午餐:可吃豐富一點,最好在11點至1點之間食用完畢。

晚餐:份量要少,並在睡前2至3小時吃完。因為理想睡眠時間是11點,所以最遲在8點前用餐。

3. 養成運動習慣

很少運動、久坐沒有起來活動或每天躺在床上超過8小時等行為都會傷脾。運動可鍛練肌肉,有助養脾,因為肌肉狀況也可反過來影響脾。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樂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