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中共是全世界最野蠻霸道的強盜黨

1956年1月14日,民國上海南京路四大華資百貨公司之一的永安百貨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營」,公司門樓上的老招牌「永安百貨」被卸了下來,裝上了髙達五丈八尺的「公私合營永安公司」霓虹燈。

這是中共當權後不久發起的「公私合營」運動中的典型一幕。

何為「公私合營」?按照中共的說法,就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根據1956年「公私合營」高潮時的中共政策,國家對資本主義私股的贖買改行「定息制度」,統一規定年息五厘。生產資料由國家統一調配使用,資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資本家身分行使職權,並在勞動中逐步改造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也就是說,公私合營後,每年企業向原私股持有人支付5%的定息,作為分紅,期限20年。根據當時的情況,這一定息不但低於多數企業的盈利,也低於銀行當時的定期存款利息。1966年9月,國家停止發放定息,一夜之間私人股份被收歸國有,公私合營企業最後全都淪為了中共手中的國有企業。可見,所謂「公私合營」說白了其實就是中共對資本家私有財產的公開搶劫。

當年「公私合營」明為自願,實為逼迫,為此私營企業主紛紛跳樓,在中國經濟的重鎮上海尤為慘烈,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戲稱「空降部隊」。在此血腥之下,私營企業主漏夜排隊,被迫將私產獻出。

其實,中共從出世後不久就開始搶劫,一直搶到今天,堪稱是全世界最野蠻霸道的強盜黨。

早期,除了蘇聯提供的有限的活動經費,中共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一切都是搶來的。拉起紅軍搞武裝割據,軍火彈藥、吃飯穿衣都需要錢,而「籌款」的形式就是打土豪搶銀洋,與土匪沒有區別。李先念的紅軍在鄂西一帶綁票縣城裡的首富人家,不是綁一個,而是家族中每富裕家庭綁一個,叫「綁活票」。「綁活票」不「撕票」,即不殺人質,留下活口,目的是要家裡人一壇一壇不斷地送大銀元去供養紅軍。直到餵飽了紅軍,或是家破人亡,無油水可榨,才把奄奄一息的人質放回。有人因此被驚嚇折磨致死。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當年訪問延安時,曾追問毛澤東:「井岡山時期,蘇區的面積只有那麼大,人口不到200萬,每年稅賦有限,你是怎樣解決幾十萬紅軍軍糧軍餉的?」毛澤東顧左右而言他,迴避了斯諾的問題。

毛澤東為什麼不直說呢?顯然有難言之隱,深知自己做了見不得人的事。

原來,從1927年竄入井岡山搞武裝割據開始,毛澤東領導的紅軍,一直是沿襲「打土豪」的辦法來解決軍糧軍餉。這是最重要、最快捷、最現實的經濟來源。所謂「土豪」,就是被共產黨逼得組織武裝保衛本鄉本土的大地主。他們每「解放」一個地方,便把那裡的「土豪」通通殺掉,奪取其財富充作軍糧軍餉。「赤區」(共產黨占領地區)大大小小的「土豪」打光,沒得油水可撈了,便派出突擊隊,趁月黑風高之夜,到「白區」去打「土豪」,斬盡殺絕,擄掠一空。

三年內戰,中共用武力打敗了國民黨,沒收了所謂官僚資產階級的一切財產,並在「解放區」進行「土改」,剝奪地主階級和富農的私有土地和財產。

1949年中共建制後,迅速將在「解放區」進行的「土改」推向全國,在全國範圍內剝奪了整個地主階級和富農的全部私有土地和財產。

緊接著之後不久,中共又發起了所謂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進一步剝奪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全部私有財產。相差沒多時,中共又發動了「農業合作化」運動,將剛剛從地主富農那裡奪來分給農民的私有土地收歸集體所有。至此,昔日中國各階層人民的私有財產全部落入了中共手中,成了這個特權集團的私有財產。

中共不僅用暴力搶劫了各個階層人民的私有財產,而且巧立名目,榨取和搜刮廣大人民創造的財富和血汗。

根據2000年的《中國統計年鑑》,1999年的國家財政支出中僅幹部公費出國一項消耗的財政費用就達3000億元。2000年以後,出國學習、培訓、考察之風依舊,公費出國有增無減。由於沒有更新的數字,按照中國那幾年財政收入支出增幅均超過20%計算,2005年公款出國費用應該超過4000億元。根據竹立家教授所蒐集的官方數據計算,2004年中國至少有公務用車400萬輛,公交車消費4085億元。假設2005年公交車消費沒有增長與2004年持平還是4085億元,那麼,上述三項費用共計為14085億元,占了2005年4萬億元財政收入的35%。這就是說,每100元的財政收入中就有35元被用於官員的公款吃喝、公費出國和公交車消費。毫不誇張的說,中共政府是當今世界最奢侈鋪張的政府。

獨立學者胡平說的透徹:「中共先是打著共產的名義剝奪中國人的私人財產,化私為公,然後再打著改革的名義將本屬於公眾的財產劃入自家人名下,化公為私,天下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傷天害理的事情讓中共一黨全乾了。」

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勤勞的民族之一,但中國老百姓為何卻一直沒過上他們夢想的富裕生活?其實原因很簡單,最關鍵的就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和汗水創造的財富絕大多數都被中共這個強盜黨搶走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