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拜登的對華「戰略模糊」還能堅持多久?

拜登上任半年以來,在美國視為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上,拜登政府堅持「戰略模糊」策略,在一點一點放鬆的同時又採取一些看似嚴厲的禁制令,例如從6月以來,拜登撤銷川普政府對TikTok和微信的禁令簽發行政命令,隨即又重設並擴大對中國涉軍和監控企業的制裁,以保持國內政治平衡。但是,民主黨內的進步派以及自2018年以來被迫沉默的擁抱熊貓者沉不住氣了,自5月以來,就在最近,進步派人權團體與智庫人士通過各種管道,為拜登奉上對華必須友好的各種理由。

美國進步派骨頭裡透出的親共

美國Political(政治)網站報道,7月7日,美國40多個進步團體聯名致信拜登和國會議員,敦促美國政治決策圈避免與中國(中共)對抗,呼籲美國承擔歷史責任在減排問題上做出更多,停止妖魔化中國逃避氣候責任,並聲稱「拜登的對華政策正在毀滅世界」。

這些進步團體包括「日出運動」(theSunriseMovement)、「憂國憂民科學家聯盟」(theUnionofConcernedScientists)、「公正外交政策」(JustForeignPolicy)和「地球之友」(FriendsoftheEarth)。必須指出,這不是民主黨內的進步派第一次提出這樣的建議,從今年5月以來,這是第三次出手。5月那一次,著名的極左議員和60個活動組織呼籲總統「不要把中國變成21世紀的蘇聯」,穆斯林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IlhanOmar)當時說:「我們需要區分對中國政府人權記錄的合理批評和利用中國作為我們國內問題的替罪羊並妖魔化華裔美國人的冷戰思維。」就在7月上旬,近30個組織敦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Pelosi)支持在國會通過的反華立法的一個不那麼對抗性的版本。

「政治」網站分析認為,這是持續數月的民主党進步派和溫和派之間的最新交鋒。前者認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合作應優先於與中國的競爭,後者則認為政府可以同時做到這兩件事。「這種民主黨內部的角力可能會決定未來數年的美中關係。」

Political的分析當然不會提到,美國民主党進步派(極左勢力)骨子裡對中共專制文化有親和力,這不僅是思想上同出一脈——尊奉馬克思主義,更重要的是許多鬥爭策略都是毛式文革翻版,比如禁制不同意見者的取消文化、身分政治、清除抹黑歷史人物的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完全相同。所謂人權口號,不過是謀取捐款及政治鬥爭的生存手段。

擁抱熊貓派」復出

5月以來的極左上書,美國智庫冷眼旁觀,這次終於出動了。因為他們當初支持拜登的理由,倒不是特別熱衷於那些進步主義議題,比如DefundPolice、LGBTQ、按心理性別選擇洗手間、氣候變化之類,他們的心結在於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這次,他們出來表態了,《華爾街日報》7月10日一篇報道列舉了商界精英及智庫意見,從其標題《拜登的中國政策正在形成——看起來很像川普》就可以看出其非常的不滿,因為反川聯盟的參加者目標各異,最大公約數就是反對川普。

白宮認為拜登對華政策有三根支柱:加強美國的經濟和民主,重建川普執政期間受損的盟友關係,以及界定與中國(中共)存在對抗和合作的領域,其中,令智庫人士最擔心的是台灣問題。6月上旬,三名美國參議員訪問台灣,與台灣官員討論台美關係和區域安全等問題;加上拜登政府本週還表示,將啟動與台灣的貿易和投資談判。智庫人士認為這激怒了北京,因為北京將台灣看作一個分離省份,而且認為這將比川普政府走得更遠,因為川普避開了與台灣的貿易談判,把重點放在了中國。儘管拜登政府還沒有決定與台北正式簽署一項雙邊貿易協議。但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Institution)中國問題專家杜大偉(DavidDollar)認為,世界已與中國成為一個經濟相互交織的經濟體,「試圖孤立中國,不會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歡迎。……我認為這是一種弄巧成拙的策略。他們應該更傾向於合作。」

布魯金斯學會從不掩飾其親北京立場,川普2018年3月下旬宣布與中國開展貿易戰之後,不到20天,布魯金斯學會於4月9日隨之發布了《中國徵收的關稅對美國產生的影響》(HowChina’sproposedtariffscouldaffectU.S.workersandindustries),該研究將中方反制美國的兩份關稅清單的影響細化到美國的縣這一層級,在2742個縣中,有2247(82%)的縣在2016年將選票投給了特朗普。該研究的測算顯示,若爆發中美貿易戰,受傷最重的,有可能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深紅票倉。僅豬肉和大豆兩項產品增稅,就對中西部深紅州造成巨大衝擊。

這個報告等於手把手地教北京在中美貿易戰中採取「大豆戰略」,穩准狠地針對川普的票倉狠狠打擊。

這兩大政治群體的影響有多大?

這兩大政治群體的影響面與影響力有很大不同,但這次在對華政策上暫時成為同路人。

民主黨內的極左勢力人數少於溫和派,但戰鬥力超強,而且其群眾基本盤不小。遠的不說,就說2020拜登在競選時,奧巴馬與溫和派推舉拜登的原因,是認為拜登是左翼陣營能夠接受的最大公約數:經濟上不會採取讓企業界聞之害怕的高稅收政策,對綠色環保也會打個折扣。但事實上,拜登後來在競選當中,尤其是越臨近大選,其主張越接近民主黨的極端進步派。左派陣營對此有不滿,但拜登團隊這樣做是經過精密算計的:不如此,無法驅動極端進步派採取一切方式支持拜登(操控大選的保衛民主同盟的主體就是這類人,尤其是掌管基層選舉中心的BLM)。

極端進步派占人口比例多少?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但我找到一種方式測量其比例。拉斯穆森調查自2020年5月底以來,所進行的全國民意調查,凡涉及價值觀(包含價值觀傾向嚴重的政策在內)有個有趣的現象:凡贊成極端進步派主張的,基本以23%這一比例為中位線波動,有些太過敏感的話題,則多或少於這一比例,例如:

2021年7月8日,拉斯穆森一項新的全國調查發現,78%的美國選民認為,學校傳授西方文明的傳統價值觀至少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中52%的人認為這非常重要,但有23%的人反對傳統教育,贊成現在的進步主義教育。

7月7日至8日的全國民調的設問是:「您是否同意這個說法,媒體『確實是人民的敵人?』」58%的受訪者贊成這一說法,強烈反對這一說法的占23%。

23%這個比率,在2020年7月1日一項關於「取消警察」

(DefundThePolice)的調查中也出現過。儘管從5月下旬開始的BLM運動導致全美刑事案件激增,該項調查顯示,仍然有23%的人贊成取消警察。

在極左狂熱期,比如2020年5月-11月之間,認同極端進步主義主張的人略多一些,2020年6月17日一項調查正值BLM運動席捲美國之時,認為「黑命貴」(BlackLivesMatter)重於「所有人的生命都珍貴」(AllLivesMatter)的比例高達30%。

到2021年拜登就任之後,狂熱慢慢退去一點,4月30日的調查顯示,明確認同社會主義的高達18%。

對於拜登政府開放邊境,歡迎非法移民進入美國這個美國人比較關切的問題,拉斯穆森2021年5月11日發布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調者認為是危機,責怪拜登,只有20%的人認為不是危機。

按照民主黨支持者約占人口40%這個比例,23%已經占了一大半,民主黨的左傾化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根據2018年以來國會中期選舉進步派的實戰能力,以及2020大選中所起作用,民主黨的溫和派根本無法否定極端進步派的主張。今年5月中旬,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向以色列發動了火箭彈襲擊之後,美國民主黨內部對以巴衝突出現意見分歧就是一例:拜登總統和民主黨保守派表示支持以色列;但民主黨左派則反對以色列的行動。特別是黨內年輕人在以巴問題的看法上與黨內保守派的分歧尤為嚴重,這些人的網上活動很容易影響世界各國的青年人,造成較大聲勢。

智庫對美國政府的政策影響有多大?

美國商界尤其是跨國財團、金融界、華爾街都親北京,智庫除了極少數幾個保守派智庫之外,大多數也都親北京。這幾股勢力合在一起,自克林頓政府以來,主導了美國對華政策20餘年。川普政府對華政策的改變,確實一度打擊了擁抱熊貓派,迫使他們暫時蟄伏。但是,2020大選之後,他們都知道這種蟄伏是暫時的。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後,中國舉辦中國級別最高的經濟會議《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從克林頓時期開始形成、歷經小布什、奧巴馬時期主導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擁抱熊貓派核心人物這次去了不少: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兩位及現任成員;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的六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親民主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與前任會長、福特基金會會長、《經濟學人》主編等全部出場,這些機構、這些人基本上成了近20多年美國對華關係的主導者。

這些人都是主張對華友好者。

綜上所述,可以做出結論:拜登在大選之前及大選期間,一直都主張與中國是夥伴關係,應該友好相處。只是亨特與中國的利益瓜葛被曝光,加上川普任內對華政策巨變之影響,更有中國是疫情來源國這一陰影籠罩,形格勢禁,拜登政府只好採取「戰略模糊」策略暫時應付。只要時機成熟,進步派與擁抱熊貓派遞上可下台階的梯子,拜登目前的對華「戰略模糊」政策就會結束。

大紀元首發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