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參謀總長:建構「刺蝟台灣」靠實力阻共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04日訊】近年來,中共企圖以武力攻打台灣的野心日益彰顯出來,而美、日等國也不斷強化了支持台灣的力度。同時,台灣也在積極備戰之中。日前,台灣前高級軍官李喜明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談到了如何建構「刺蝟台灣」,利用以小博大的「不對稱戰力」拒止中共攻台的方略。

近日,中共軍方正在東南沿海駐訓的第73集團軍某兩棲重型合成旅,組織起了一隻兩棲重型合成裝甲部隊,並展開了越海奪島聯合登陸演練。中共官媒日前報導了相關軍演的內容後,引起外界的關注,被指明目張膽地威脅要以武力攻打台灣。

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8月3日接受美國之音的專訪時,談論了台灣拒止中共武力攻台的方略。他坦言,台灣的安全不能寄望於中國大陸的善意,也不能單純寄望於美國等友邦的友誼,只有台灣自身有能力讓中共達不到戰爭的目的,才是台灣唯一出路。

李喜明表示,由於兩岸國防預算等差距十分懸殊,台灣絕對不能採用傳統的機炮對機炮式的「軍備競賽」方式跟共軍進行對抗,而是要改變觀念,構建以小博大的「不對稱戰力」,讓共軍意識到,即使付出了高昂代價仍然沒有把握拿下台灣,中共自然就不敢輕舉妄動。

李喜明提出了一套「整體防衛構想」。他說:「最好的戰略是變成一個真正的『刺蝟台灣』,真正的堡壘台灣,讓它(中共)吃不下來,打不下來,自然產生這個嚇阻的能力。」

據李喜明介紹,在「整體防衛構想」中,關於不對稱作戰有兩大部分:其一是建軍,其二是如何用兵。而建軍又分為以下三部分:

其一,要建設有戰場存活能力、戰力保存能力的軍事力量,那些很容易就會被遠距離飛彈打掉的東西都不合適,花再多錢都沒有用。

其二,要善用不對稱兵力,並且數量要夠。

李喜明認為,台灣真正需要的是「一大堆致命、機動、精準的小東西」,譬如為數甚多的微型飛彈快艇,可以在全台200多個漁港裡面快速移動,讓中共遠距離的飛彈也打不到。否則,若只依賴於傳統的大型船艦,共軍只要炸掉為數不多的幾個港口,那些大型的船艦就會失去作用,機場也是同樣的道理。

他舉例說:在台灣的岸灘上布放一大堆水雷,共軍只要一上岸就會被炸飛;去年美國宣布售予台灣百套岸置機動魚叉飛彈,也符合這方面的需要。

其三是傳統戰力的規劃。李喜明認為,台灣應把最小部分的資源分布在傳統戰力,最大部分的資源分布在不對稱戰力。這些小型、致命、機動的武器才真正具備戰場存活能力,而且價格便宜,應是台灣軍購主力。

此外,在李喜明的「整體防衛構想」中,兩岸一旦發生戰事後,台灣可採取的不對稱作戰的用兵方式也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兵力防護」,即善用那些「致命、機動、精準的小東西」,讓對手從遠距離無從攻擊這些移動式目標而不得不靠近岸邊。

接下來就是第二部分的「濱海決勝」。當中共船艦靠近,台灣陸地上的雄二、雄三飛彈就能應付。

如果仍舊解決不了共軍,第三步就是「灘岸殲敵」。共軍即使把所有的裝備送到岸上來之後,也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建立灘頭堡,才能建立戰力。而台軍就可在其還沒有建立能力之前,就利用這個好時機去殲滅它。

李喜明強調,「整體防衛構想」是弱國防衛之道,台灣應該建立的是區域拒止的能力,而不是制空制海的能力。

他說:「所以,ODC必須要利用這些自然的環境,要拿我們的優勢,花最少的錢,最大的功效,給最大的嚇阻。  」

李喜明坦言,中共的軍事預算是台灣的20多倍,土地面積也比台灣大得太多,對稱式思維下的消耗戰並不適合台灣,也贏不了中共。唯有不對稱作戰才有機會拒止共軍武力犯台,讓它達成不了征服台灣的目的。

(記者黎明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