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漲聲再起」 中國經濟風險增高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09日訊】由於中共政府採取措施控制成本,前一個月商品價格經歷了短暫回落,7月份,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再次飆升,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加大。

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一(9日)表示,7月份,PPI較上年同期增長9%,漲幅高於前一個月的8.8%,超出預期(8.8%)。7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1%,連續第2個月放緩,但仍高於預期漲幅(0.8%)。統計局指出,因本月原油和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工業產品價格上漲。

由於全國各地爆發新一輪中共病毒,消費和旅行再受限制,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失去動力。如果更大規模地實施封鎖,供應和物流將受到干擾,也可能加速提升通脹壓力。

強勁的PPI和較低的CPI表明,原材料的高成本向下游部門的移轉仍然有限,這意味著下游生產商的毛利率很低。中共一直試圖通過釋放國家戰略儲備中的庫存,打擊囤積和投機行為,及命令國有企業限制其在境外的大宗商品風險敞口,來平息商品價格的飆升,但收效甚微。

7月份,核心CPI(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比一年前增長了1.3%,這表明中國國內需求正在變得更加強勁。而豬肉價格下降了43.5%,推動食品價格下降了3.7%。

「這使政策制定者處於兩難境地:通脹在上升,而經濟增長在放緩,」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音譯)說,大流行病可能會給供應鏈帶來進大壓力。

張志偉指出,中共對中共病毒案例的「零容忍」政策可能會給供應鏈帶來進一步的壓力,今年下半年,通脹壓力可能會持續存在。

由於企業遭受原材料成本高帶來的額外壓力,中國7 月份的出口增長出乎意料地放緩。大連鐵礦石在7月底出現約10%的月度虧損,這是2020年2月以來虧損最嚴重的一次。

分析師預測,明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放緩。隨著風險的增加,人們猜測央行在7月份意外削減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後,將再次放鬆貨幣政策。

但是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AG)的資深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周浩預測,到年底,中國的PPI可能會達到6%左右,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貨幣政策的寬鬆空間,降息的可能性極小。

(記者李昭希綜合報導/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