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 確診搬運工刷屏 中共當局轉移視線

最近幾天,全網都在為一名「流調中最辛苦的男人」手動刷屏,無數人為其感動,並為之祈禱。而他的故事在中共官媒高調報導後,居然馬上引起了公安部、山東公安廳乃至香港媒體的關注,這與之前浙江、大連等心酸流調報告多由網民寫就,而非官媒報導從而引發網絡關注,還是很不尋常的。

這名被廣為關注的男子就是幾天前被確診感染德爾塔毒株的岳某。1月19日,北京官方公布了他18天的活動軌跡,共輾轉28個地方,涉及劇院、酒店、垃圾站、料場、購物中心、工業區以及別墅等。最晚要工作到凌晨4點,有時候一天要工作超過10個小時。

如果單從官方公布的行動軌跡,網友們還無法了解內情,更無法知曉其來北京的原因。但奇怪的是,就在1月19日晚,《中國新聞週刊》記者獨家採訪了岳某。該週刊是中共統戰部的直屬單位,是唯一一份可以進入全國人大、政協會場的雜誌。在中共嚴控輿論的當下,《中國新聞週刊》記者在敏感的冬奧會前,採訪被隔離的岳某,而且是在流調報告發布的同日晚間,是非常不尋常的,大概率是奉命採訪,至於岳某接受採訪極大可能也是當局事先溝通好的。這也從採訪程式化和精準誘導性問題以及岳某的回答推測出。

這些程式化問題包括:你現在在哪裡?情況如何?你在北京平時住哪裡?你平時做什麼工作?為什麼都是在晚上幹活?過去你是做什麼工作?你是什麼時候來的北京?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地幹活?看你的流調,1月17日你去郵局郵寄信件,是寄的什麼信?你都去過哪裡找孩子?1月18日你從北京南站坐動車去威海,是要回家嗎?

如果採訪記者沒有在採訪前了解內情,是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的,而誰才知道岳某的個人情況?顯然,是北京當局。或許北京官員們在得知岳某的情況後,在北京疫情再度乍起,但卻無法找到源頭的情況下,想到了用一個父親在北京打工尋子的悲情故事,轉移公眾對疫情的關注視線。

不出所料,《中國新聞週刊》在1月20日推出採訪報導後,迅速引起了網民們的關注,上了熱搜,無數留言都表達了感動和對他深深的同情,還有很多人表示想資助他。

香港親共媒體《大公報》也在21日專門寫了篇文章,文章表明記者又採訪了岳某的堂弟岳某全和其老家的村長,進一步透露了岳家的家庭情況。文章還透露其小兒子岳仝林在微博上的帖子已轉發45.6萬次,評論八千餘條。熱心網友有的提醒他和母親謹防詐騙電話,有的建議去他哥哥失蹤的地方和工廠調查,更多的人則是幫忙轉發,希望他們一家早日團聚。

一家內地媒體、一家親共港媒,就這樣將岳某尋子的悲情故事引向了輿論的頂點,將大眾的關注點轉移到了尋子身上。有意思的是,絕大多數媒體包括山東地方媒體都沒有介入報導。而更彰顯這個報導背後有一隻推手的是,《大公報》記者還聯繫了公安部,公安部以相當積極的姿態回應。不妨想想,這樣的效率符合中共官場的慣例嗎?沒有推手顯然是做不到的。

於是在1月20日下午,公安部表示已聯合央視大型尋親欄目《等著我》發起媒體公益行動「尋找岳躍仝」,呼籲民眾廣泛提供線索。與此同時,山東公安廳應該是接到公安部的指令,督促威海市公安局公布調查結果。21日,「行動迅速」的威海市公安局發了一則無法令岳某一家和網民們相信的其子已經死亡的通告。

對此,岳某並不相信。他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死屍剛被發現的時候,我就問過派出所,他們說不是我的兒子。我一上訪,他們為了結案,就說是我的兒子。我兒子丟的時候19歲,今年21歲。他上到初二就不上學了,非常內向,不是很機靈的人,很忠誠很實在。我覺得他是被人騙走了。」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驗驗DNA就知道是不是了,可是威海公安局為何不驗呢?

引導輿論至此,北京那隻推手大概覺得達到了自己轉移視線的預期目的,大概不想再讓威海公安局尷尬下去,因此在網絡上開始對岳某尋子事件降溫。只是北京推手漏掉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按照官方採訪,岳某到北京的最大目的是來找大兒子,他在打工之餘一定是去尋找兒子。他告訴記者他的兒子曾在東五環幹活,做過幫廚,「我在北京的飯店、小餐館到處打聽,問有沒有這個人在做幫廚,到現在問了幾十家了。」

那麼問題就是:為何公布的流調報告中基本是岳某打零工的場所,他在這18天中去的東五環的飯店、小餐館,為何不公布呢?除了他住在即將舉行冬奧會開幕式的鳥巢附近,讓人心生疑竇外,他在東五環又接觸了哪些人呢?要知道東五環的通州,是首都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政府也早已搬遷至此。不公布,是擔心影響某些人的出行嗎?亦或是擔心影響冬奧會開幕式的舉行?不管是什麼原因,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事情。

如今,配合北京當局完成採訪的岳某無疑也得到了特殊的照顧。他告訴再度被安排採訪任務的《健康時報》記者,自己「現在吃住和用的藥都是國家給安排的,單人單間的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都很關心我,我什麼都不需要,只是想找到兒子」。「我一點都不害怕,現在國家這麼強大,什麼病治不好,我相信國家、相信政府。」

岳某「相信國家、相信政府」之言,是其悲情尋子故事讓人感動外更讓人心痛的所在。這樣的政府不僅害得他的兒子不知下落,不幫他尋找兒子,還讓他如此辛苦奔波,他真的還要相信嗎?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