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快評】俄烏衝突 普京會開戰?四大關鍵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25日訊】朋友們好,今天是1月24日(星期一),歡迎來到《遠見快評》,我是唐靖遠。

今天焦點:俄烏局勢為何急轉直下,美撤僑增兵真要打仗?德國海軍司令辭職,一言道出普京祕密?俄國會否入侵烏克蘭要看4大關鍵點。

在過去的這個週末,烏克蘭危機突然有點升級,歐美俄烏幾方的聲調都不斷升高,美英德比等多個國家都宣布開始啟動外交人員撤離或登記在烏克蘭的僑民等行動,同時美國的軍事援助也抵達了烏克蘭。

一時之間,烏克蘭地區劍拔弩張,大有戰爭一觸即發的態勢,成為從上週末到當前最熱的話題。俄羅斯真的準備入侵烏克蘭嗎?這一輪的局勢升級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有拜登對烏克蘭局勢的講話究竟是一時糊塗還是不小心吐真言?包括大家最關心的,烏東局勢與台海局勢究竟有什麼關聯等等?

今天我們就先來梳理一下相關信息,然後來討論這幾個問題。

拜登「輕微入侵」講話掀波】

去年12月,俄羅斯曾向美國和北約提交了有關俄羅斯安全保障的條約草案,並在草案中提出了北約停止東擴、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等要求。

在此背景下,本月中旬,俄國與美國、北約和歐安組織分別進行了三場談判,但都沒能談出結果,彼此都陷入了僵局。這個情況我在此前和朋友們討論俄羅斯突然聲明「與中國交好不是為了對抗西方」那期節目的時候,就曾經提到過。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拜登的一番公開講話引發了第一輪事態升級的風波。

上週三(1月19日),拜登在新聞發布會上語出驚人,他在談到烏克蘭局勢的時候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說:「你將看到的是,如果俄羅斯入侵,它將被追究責任,這取決於它的所作所為。如果只是一個輕微入侵,那是一回事,然後我們要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爭吵。」

這句話立即引起了很大爭議,被質疑拜登是否暗示普京,如果只是輕微的入侵美國就不會出手,甚至北約要如何回應也會出現分歧,這不等於是變相鼓勵普京嗎?烏克蘭總統和外長都立即表態,說入侵就是入侵,沒有什么半入侵或小規模入侵之說。

結果第二天,白宮不得不迅速補充說明,說拜登的意思是,只要俄軍越過邊境線就構成「入侵」,必將付出「高昂代價」。

【英國指控普京制定入侵計劃】

到了1月22日,英國外交部的一份聲明引發了第二輪事態升級的風波。這份聲明提出了一個指控,說俄羅斯情報人員一直在與一些前烏克蘭政治家接觸,做為入侵計劃的一部分。

隨後英國副首相拉布警告說,如果俄國試圖在烏克蘭建立一個親俄的傀儡政權,將面臨嚴厲的經濟制裁。這一點與美國是一致的,拜登此前的警告也是說,他認為普京「不想發動全面戰爭」,因為一旦開戰,俄方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後果」,包括能源收入被切斷、被剔出著名的SWIFT系統等。

值得注意的是,拉布此後也表示,英方支持烏克蘭保衛該國領土和主權完整,但英國「極不可能」出兵去俄烏邊境保衛烏克蘭。

英國的這個關於「傀儡政府」的指控迅速得到了美國的呼應,然後福克斯新聞就報導說,美國國務院已下令其駐烏克蘭大使館雇員的家屬從本週開始撤離烏克蘭,同時敦促美國公民也儘快乘坐商業航班離開烏克蘭。

然後德國媒體也報導說,德國已準備好在局勢惡化的情況下從烏克蘭撤離其外交官的計劃。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家也公開建議本國公民不要前往烏克蘭進行不必要的旅行,並要求其在烏克蘭的國民到本國使館進行登記。

【撤外交人員 多國軍援烏克蘭】

與此同時,軍事方面的行動也在升溫。美國第一批170噸、第二批80噸的援助烏克蘭的武器裝備也於今天之前抵達了烏克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週六宣布,他已授權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向烏克蘭提供美國製造的反坦克導彈和防空導彈。

英國和其它幾個北約國家也都開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援助及派遣少量的軍事訓練人員,但引人注目的是,作為歐盟領頭羊的德國拒絕了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彈藥的請求。

到目前為止,最新的消息是在上週末的戴維營(Camp David)會議上,美國國防部官員向拜登提出了幾個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備選方案,其中一個方案是美國將向東歐和巴爾幹地區首批派遣1,000至5,000名美軍,如果局勢惡化,派遣數量將擴大到10倍,並包括軍艦和軍機。美國媒體的報導說,預計拜登最早會在本週內做出決定。

可以說,正是歐美這一系列升溫的舉動,給人造成了俄烏戰爭迫在眉睫的印象。

至於俄羅斯這邊,雖然在俄烏邊境陳兵十萬已經幾個月,但似乎並未見到有明顯的戰術動作,俄官方一直都在反覆申明說,俄羅斯沒有入侵烏克蘭的計劃,英國的指控是毫無根據的胡言亂語等等。

在軍事對峙加劇的同時,外交磋商當然也不會閒著。上週五,美俄外長在日內瓦舉行了90分鐘會談。美方在會談中同意就俄方關切的問題在未來一週內(也就是本週內)做出書面回應。俄方將在收到美方書面回應後決定下一步行動。

此外,俄、烏、法、德4國政府代表也確定將在法國巴黎舉行「諾曼底模式」(Normandy format)的四方會談,討論烏克蘭危機問題,初始日期已經定在1月26日。其主要議題是討論如何終止烏克蘭政府軍和親俄羅斯的叛軍這二者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的長期衝突,這是本次烏克蘭危機的發源地。

【德國海軍司令辭職事件】

以上就是這一次烏克蘭危機為什麼突然升溫的一個大致脈絡。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這個最關鍵的問題:俄羅斯是否真的會入侵烏克蘭並引發一場歐美與俄國之間的全面戰爭?

在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我認為有一條很有價值的新聞是值得提一提的,就是德國海軍司令舍恩巴赫被迫辭職事件。

上週五(1月21日),舍恩巴赫在印度新德里參加一場研討會,在答疑的環節提到了烏克蘭危機,然後他認為普京「眼下真正想要的是尊重」,而「給他尊重是很容易的,而且可能也是他應得的」。

然後他說克里米亞已經永遠丟了,這是一個事實,而當前的印度和德國都需要俄羅斯,因為需要俄羅斯來對抗中國。

這當然是非常不「政治正確」的一番話,這段視頻迅速引發了軒然大波,導致舍恩巴赫不得不主動提出辭職。

【俄國會否入侵烏克蘭4大關鍵看點】

雖然舍恩巴赫倒了霉,但我認為他的話卻點到了這場危機的核心,就是普京究竟需要的是什麼?

普京需要的是什麼?這一點俄國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了,就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同時希望美國和北約撤回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東歐國家的軍事部署,主要是導彈。

也就是說,俄羅斯最需要的是一種地緣戰略意義上的安全,因為北約東擴的核心含義就是把俄羅斯視為敵人,東擴的結果就是槍炮已經指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沒有了緩衝地帶,所以俄羅斯感到了敵意。

所以,舍恩巴赫這番話表達的核心信息也是這一點:他說應當給予普京應得的尊重,其實就是說沒必要把俄羅斯視為敵人,中共才是真正的敵人,不僅是印度和德國最主要的敵人,也是俄羅斯的——這是他認為德國印度可以聯俄抗共的戰略基礎。換句話說,俄羅斯與歐洲、印度其實有著重大戰略利益一致的地方,就是應對中共威脅。

這個判斷,和俄羅斯公開聲明與中共不是盟友,與中共交好也不是為了對抗西方所要表達的含義是一致的,意思就是你們不要把我們俄羅斯視為敵人,你們搞北約東擴把力氣都用到我們這裡是搞錯了方向。

首先,我們都知道一個常識,就是如果所有的外交協商都失敗,戰爭註定要爆發,一個必須的前提是雙方所有重大戰略利益都完全對立,沒有任何共同語言了,談任何話題都尖銳對立,一開口就是吵架,那就只有打架來最終解決。

但現在我們看到美國北約與俄羅斯還沒到這樣的程度,雙方最起碼在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上有一致的戰略利益。而且,我們換個角度看,普京這邊和中共套近乎,那邊對北約東擴拔刀相向,兩種動作看似相反,其實核心目的都一樣:確保與自己直接相鄰的地區不敵對化,說白了就是不能讓鄰國都成為反俄勢力,尤其對中共這種又有錢又從來不講武德的黑幫會來說,更是沒必要輕易樹為敵人。

我們看到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事件中非常迅速地出兵,強力干預了哈國局勢,都不顧中共的臉色與感受,既是出於相同的地緣戰略安全觀,也多少有點做給烏克蘭那邊看,意思就是你們看清楚,我是敢出手的啊。

其次,俄羅斯本來需求的是擁有周邊緩衝的地緣安全,如果現在入侵烏克蘭,即便美國北約不直接出兵對戰,也一定在經濟和武器裝備等方面大力支持烏克蘭政府,俄羅斯根本沒有把握輕鬆占領烏克蘭,這極有可能重蹈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的覆轍。

以今日之烏克蘭遠超當年阿富汗的實力,以及今日之俄羅斯較當年蘇聯大幅滑落的實力,我相信以普京的精明,不會拎不清這其中此消彼長的利害所在。他要的是長遠戰略安全,而入侵得到的結果卻是整個國家立即被拖入一場得失難料的戰爭,這筆帳,我想並不難算清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自從中美交惡,中共與國際社會全面惡化,陷入空前孤立後,俄羅斯的戰略就是很清晰的:觀兩虎相爭而坐收漁利,普京曾公開表達過這樣的觀點。這是可以讓俄羅斯利益最大化的途徑,這也是普京能夠讓習近平對其形成某種程度戰略依賴的原因:中共不敢輕易翻臉讓自己兩面受敵。

如果普京入侵烏克蘭,整個局勢就會倒轉過來,變成俄羅斯與國際社會苦鬥,而中共坐收漁利,中俄關係也將瞬間反轉,變成俄羅斯對中共不敢翻臉,不得不產生對中共的戰略依賴,因為普京也絕不想讓自己兩面受敵。我相信,中共此前送給俄羅斯的諸多利益恐怕都會被收回去,甚至還會向普京索要利息。

普京再傻,不會連這點都看不清吧。

我們退一萬步說,即便真的出現了部分觀點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普京出兵烏克蘭的同時,習近平在台海開戰,美國勢必兩線作戰難以兼顧。這個局面實際上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完全印證了美國舉行全球民主大會的議題,只能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是專制陣營向民主陣營發動的全面進攻。

這個結果必然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幾乎不可能有任何其它結局。

那麼,普京也好,習近平也罷,他們都做好把全世界幾乎所有核國家都捲入一場大戰的準備了嗎?尤其習近平,今年從一開年其所有的安排的重心都圍繞20大在進行,這是他的重中之重,他得先搞定自己任期才談得上對外用兵的,攘外必先安內,這個謀劃自從岳飛提出來就屢屢被歷史證明是金科玉律般的國家基本戰略。

也就是說,至少在今年之內,習近平不太可能對台動武,他就是現在立即開始進行戰爭動員都不一定來得及。在這種情況下,普京要動手必定就是獨自面對歐美列強,等於讓俄羅斯去消耗歐美為中共輕鬆摘下台灣這個桃子作犧牲,普京會這麼慷慨嗎?

最後一點,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看到局勢升級的一系列動作中,幾乎全都是歐美一方做出來的,我們並沒有看到俄羅斯一方在軍事意義或外交意義上有什麼具體的行動表明馬上要大動干戈了。

而美國儘管正在考慮派遣部隊前往東歐,但據CNN引述拜登政府官員的說法,派遣部隊的目的主要是提供威懾並安撫盟友,並沒有跡象表明美國軍隊會部署到烏克蘭或參與任何戰鬥角色。

實際上,烏克蘭並不是北約國家,美國和北約對烏克蘭只負有道義上的支援責任,而不是必須得出兵對戰俄羅斯的盟友責任,這讓歐美都擁有很大的彈性迴旋餘地。從這個角度講,歐美現在高調採取一些威懾性質的行動,其真實用意恐怕就是做給中共看的:你不是想測試我們的反應嗎?我們這就反應給你看。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可能性很低

一句話說白了,現在美俄雙方一邊繞場做著各種吆喝不斷比劃著起手式,一邊也都在拿眼睛的餘光瞟著習近平的,習近平固然想等著普京動手然後拿烏克蘭測試美國及北約底牌如何,普京何嘗不想等著看習近平在台海動手以測試美歐的底牌?

小時候打過架的都知道,這種場面,往往都是推搡幾下就散夥,很難演變成拔刀相向你死我活的鬥毆。

所以,就我個人的看法,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爆一場貨真價實戰爭的可能性很低,其最終結局很可能類似當年古巴危機那樣,因為誰都不願承受核大國之間全面開戰的代價而各自退讓。

相對而言,如果談判依然僵持無進展,普京可能會更傾向於支持烏東地區的親俄叛軍勢力、甚至派人扮演叛軍分子來搞事,既表達了自己在地緣安全問題上的決心,又避免事態失控演變成全面戰爭。

我想拜登說的「輕微入侵」,恐怕就包括了這種情況。拜登與德國那位舍恩巴赫將軍有點像,他們都在無意中說出了實際情況,但都因為政治不夠正確而被口水所傷。

好的,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謝謝各位的觀看和收聽,我們下次再見。

遠見快評》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
評論